[实用新型]残膜回收机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00263.1 | 申请日: | 2011-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8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怀雄;郭娟梅;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怀雄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33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中的废旧地膜回收和清理领域,是一种残膜回收机的滚筒。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中的地膜覆盖种植具有保水、保土、保肥、灭草、防病虫、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等诸多作用,能有效克服低温、干旱、贫瘠、生育期短等不良自然条件,是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之一。但是长期积留在土壤中的废旧地膜柔韧且难以降解,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导致土壤透气性下降、肥力降低、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因此,废旧地膜的机械化回收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残膜回收机不断发展、完善,并逐步开始推广应用。
在采用滚筒起膜的残膜回收机中,滚筒上扎膜齿、杆的构造和分布是机器能够有效进行残膜回收的关键因素之一。常见的残膜回收机滚筒上的扎膜齿与滚筒母线平行排列,在扎取地膜时同时着地,不仅扎入土壤时受到的阻力较大,而且在卷起地膜时会使地膜上的土壤不断向前堆积,导致起膜困难甚至拉断地膜,使地膜回收作业中断,难以高效地进行残膜回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残膜回收机滚筒,其特点在于滚筒上的扎膜齿绕滚筒轴成螺旋形排列,能够在地膜上有大量板结土壤的条件下有效地进行残膜回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滚筒轴、辐盘、滚筒壁、扎膜齿组成。滚筒壁通过辐盘固定在滚筒轴上,形成一个以滚筒轴为轴心的圆柱;扎膜齿有若干排,绕滚筒轴成螺旋形固定在滚筒壁上,各排扎膜齿的螺旋方向相同,且没有任何两个扎膜齿是排列在滚筒的同一条母线上的。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在地面上向前滚动,扎膜齿扎入土壤中,将地膜上板结的土块扎破,并挑起地膜。由于滚筒上的扎膜齿没有任何两个是在同一条母线上的,避免了滚筒在滚动的过程中整排扎膜齿同时着地、分散压力。由于扎膜齿呈螺旋形分布在滚筒上,因此,在滚筒转动时,同一螺旋线上先着地一侧的扎膜齿先扎起地膜,而另一侧的扎膜齿相对后扎起地膜,从而导致地膜产生倾斜,使地膜上的土壤能够从一侧滑落。
本实用新型在扎破土壤时承受较小的阻力、在扎起地膜时能够使地膜倾斜而使地膜上的土壤滑落的关键是滚筒上的扎膜齿绕滚筒轴成螺旋形的排列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在扎破板结土壤时所承受的阻力较小,能够在整机质量较轻的情况下进行地膜回收,而无需再对滚筒施加向下的压力;2、本实用新型在起膜时使地膜向一侧倾斜,使地膜上的土壤从地膜一侧滑落,避免了土壤在地膜上不断向前堆积,导致起膜困难甚至拉断地膜,降低起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视图。
图中所示1为滚筒轴,2为滚筒壁,3为扎膜齿,4为辐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由滚筒轴(1)、滚筒壁(2)、扎膜齿(3)、辐盘(4)组成。辐盘(4)有两个,分别固定在滚筒轴(1)的两端;滚筒壁(2)固定在辐盘(4)上,形成一个以滚筒轴(1)为轴心的圆柱;扎膜齿(3)有若干排,绕滚筒轴(1)成螺旋形固定在滚筒壁(2)上,各排扎膜齿的螺旋方向相同,且没有任何两个扎膜齿排列在滚筒的同一条母线上。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在滚筒轴(1)两端各安装一个辐盘(4)外,在滚筒轴(1)的中间部位也安装有一个辐盘(4),起到在滚筒壁(2)较薄、强度不够的情况下,增加滚筒强度的作用。
实施例3:
参照图1、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扎膜齿(3)能够缩回到滚筒壁(2)的内部,以使缠绕在滚筒上的地膜从滚筒上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怀雄,未经郭怀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02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