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肢屈肌肌群训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00143.1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8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鹏;范鹏;刘锦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肢 屈肌肌群 训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锻炼人体上肢屈肌肌群的训练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在体育健身路径中,云梯及引体向上等器械对锻炼人体上肢屈肌肌群有一定作用,但存在以下问题:一、臂力或握力达不到完成引体向上动作的锻炼个体无法进行上肢屈肌肌群的锻炼;二、没有专门用于上肢屈肌肌群锻炼的装置。存在上肢屈肌肌群锻炼受限和不能得以较好锻炼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人体上肢屈肌肌群的训练装置,该装置设置有座椅,锻炼者采用坐姿,肘部有支撑点,左右两个握柄锻炼功能独立,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同步或交替使用,使得锻炼更加便利、随意。利用弹簧旋紧后的回弹力作为锻炼负荷,对提高上肢屈肌肌群练习效果具有实际意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体上肢屈肌肌群训练装置,包括横向设置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的地脚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方的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后立柱的上端设置座位,所述前立柱的上端设置负荷装置和支撑面板。
所述负荷装置由左右两个独立的弹力装置及连接臂组成,所述弹力装置包括外套、封头、轴、轴承、弹簧,所述连接臂的下端焊接连接在外套外端头的外面,连接臂的另一端套有握柄,外套的内端头与轴的结合部位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支撑面板上面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弹力胶环肘垫。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均为方管。
弹力装置的轴置于外套内,轴的外面套有弹簧,弹簧的一端插入轴中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外套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弹簧的内径大于轴的直径,弹簧的外径与外套的内径相等,使得弹簧与轴之间有适当空间。外套内两端设置轴承,轴穿过外套封头、轴承内环,外套封头与外套罗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肢屈肌肌群练习器设置的左右两个握柄可独立工作,即可单独使用,也可同时同步或交替使用,使得锻炼更加便利、随意;设置练习装置内弹簧钢丝直径不同,能满足个体锻炼负荷的需求。该练习器适宜在健身路径中应用,对提高上肢屈肌群力量具有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上肢屈肌肌群训练装置示意图;
图2是负荷装置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弹力装置的A-A向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人体上肢屈肌肌群训练装置如图1所示,它包括前后立柱1和4、底座2、地脚3、座位5、肘部支撑面板6及负荷装置。所述前后立柱1和4均为方管,下端均与底座2上面焊接连接,前立柱1上端设置有支撑面板6,支撑面板6上面左右适当位置黏结设置有两个弹力胶环肘垫7;后立柱4上端设置有座位5。
所述负荷装置如图2所示,由左右两个独立的弹力装置及连接臂8和握柄9组成,弹力装置如图4,包括:外套10、封头11、轴13、轴承14、弹簧16。所述连接臂8的下端焊接连接在外套10外端头的外面,连接臂8的另一端套有软胶弹性管形成握柄9。在外套10的内端头与轴13的结合部位设置有限位块12,见图3。弹力装置的轴14置于外套10内,轴14的外面套有弹簧16,弹簧16的一端15插入轴13中固定连接,另一端17插入外套10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弹簧16的内径大于轴13的直径,弹簧16的外径与外套10的内径相等,使得弹簧16与轴13之间有适当空间。外套内两端设置轴承14,轴13穿过外套封头11、轴承14的内环,外套封头11与外套10罗纹连接。
使用方法:使用者面向肘部支撑面板坐在训练装置的座位上,将肘部放置在弹力胶环肘垫上,用手正握或反握握柄反复做小臂屈伸动作,该过程即为锻炼上肢屈肌肌群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00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