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壳沼气池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8732.0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2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何梅生;季立仁;方宏发;杨安情;何昌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梅生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1500 安徽省巢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气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沼气池。
背景技术
近年我国农村修建了大量沼气池,在我国2002年最新制定的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中,沼气池都是由进料池,发酵池和出料池组成的三池结构,三池结构不仅占地大、施工工程量大,而且在实际使用中,进料和排渣困难,新料旧料混合难度大;同时,由于硬壳的形成,产气率逐渐降低,沼气产出量逐渐减少,甚至很难产气,遇到这一情况,如果不花大量人工进行掏粪,并重新装料起动,则沼气池即成摆设,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占地少、易于建造、产气率高、可有效避免硬壳的无壳沼气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无壳沼气池的结构特点是:由发酵池和出料池构成二池结构,以发酵池的天窗口为进料口,在进料口上呈竖直设置硬质进料导管,在所述硬质进料导管的下端承接软质进料管,所述软质进料管的底口由硬质环撑涨为敞口;所述软质进料管的底口埋设在发酵池液面以下。
本实用新型无壳沼气池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软质进料管的底口连接一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连接一固定扣,所述固定扣定位在所述发酵池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将进料设置在发酵池的天窗口位置上,并且设置进料管为软质进料管,其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通过每天交替从软质进料管中投入干粪和尿液,使软质进料管径内不断扩张和收缩,推动液面休止状态;沼气池在正常生产沼气和使用沼气时,液面存在有上下浮动,本实用新型由于软质进料管的作用,造成液面不规则地上下浮动,促使池内料液变化无常,液面很难硬壳,从而实现无壳沼气池。
2、本实用新型由于进料改设在天窗口,不再需要专门设置进料池,由此节省场地和材料;同时,阳光可以直射到发酵池,提高了池内温度,发酵更加充分;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进料方便、料液撒布均匀,因而有利于发酵,同时还减少了漏气点。
4、本实用新型出料方便,在大出料时,只要将水泵直接插入天窗口内,即可冲洗稀释池底干物质,解决排渣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硬质进料导管;2软质进料管;3硬质环;4拉杆;5固定扣;6发酵池;7出料池;8天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是由发酵池和出料池构成二池结构,以发酵池6的天窗口8为进料口,在进料口上呈竖直设置硬质进料导管1,在硬质进料导管1的下端承接软质进料管2,软质进料管2的底口由硬质环3撑涨为敞口;并且,软质进料管2的底口与拉杆4相连接,拉杆4的另一端连接固定扣5,固定扣5定位在发酵池6的底部,软质进料管2的底口埋设在发酵池液面以下。
具体实施中,用粘性黄泥粘贴发酵池天窗口的外围,将软质进料管2带有硬质环3的一端放进发酵池6中,并与拉杆4进行连接,然后把软质进料管2的另一端向天窗口外围的粘性黄泥粘贴,软质进料管2的上口要超出发酵池的天窗口10cm,以防软质进料管2下滑;最后将硬质进料导管1插入软管进料管2中,并向下按牢固定,同时也使软质进料管2得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梅生,未经何梅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87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池窑投料口的组合式密封结构
- 下一篇:节能逆渗透纯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