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绘图仪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8707.2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2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利 |
主分类号: | B43L7/14 | 分类号: | B43L7/14;B43L9/02;B43L13/00;G01B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绘图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学习及办公用品,特别是一种集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圆规四种功能的多功能绘图仪。
背景技术
在学习和工作中,测量和绘画点、线段、角、平面图、立体图时,需要用到直尺、三角板、圆规、和量角器,至少要包括一个直尺、两个三角板、一个量角器、一个圆规,共五件,缺点是:各个量具的功能单一,不能一物多用,件数多、成本高、花费多、浪费资源;件数多、尖角多、也不便于存放及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直尺与三角板的改进结构,除了原直尺与三角板的使用功能外,还可作圆规、量角器使用,即提供一种件数少、花费少、节省资源、易于携带、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绘图仪。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绘图仪,包括一个直尺、两个三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三角板上均固定有彼此平行且间距等于直尺宽度的两排凸起,以使两排凸起与三角板本体间共同构成供插接所述直尺的卡槽,并且当直尺插接在卡槽内时,直尺与三角板间可在外力作用下作相对滑动,所述各三角板上均设有画圆孔。
所述画圆孔位于所述三角板边缘处的凸起延长线上。
所述三角板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凸起所在的直线与三角板上的直角边平行或垂直。
所述凸起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条状物排列而成;或者所述凸起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块状物排列而成。
所述其中一个三角板上标记有度量角度大小的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直尺插接在两个三角板的卡槽内,调节两三角板间的距离,使三角板上两画圆孔间的距离等于所画圆的距离,在其中一个画圆孔内插入笔尖、大头针等尖状物作圆心,在另一个画圆孔内插入铅笔、圆珠笔等笔尖旋转即可画圆,能代替圆规;三角板上标记有度量角度大小的刻度,可作量角器使用;除三角板、与直尺的原有使用功能之外,还可作圆规、量角器使用,而且可根据圆的大小需要精确画圆;物件减少、花费少、节省资源、易于携带与存放;还具有使用方便、能够准确绘制圆形及平行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画较小圆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画较大圆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直尺,2第一三角板,3第二三角板,4第一凸起,5第二凸起,6画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第二三角板3为等腰直角三角板,上面标记有度量角度大小的刻度,以使该三角板具有三角板、与量角器的双重用途。
如图1、图2、图3所示,第一三角板2及与第二三角板3上均固定有两排凸起,分别为第一凸起4与第二凸起5,第一凸起4与第二凸起5彼此平行且间距与直尺的宽度相等,以使第一凸起4、第二凸起5、与三角板本体间构成供插接直尺的卡槽,并且两凸起的形状及位置应使得,当直尺插接在卡槽内时,直尺与三角板间可在外力作用下相对滑动。三角板上位于某排凸起的延长线的部位设有画圆孔6,每个三角板上应至少开有一个画圆孔6。
上述凸起可以是一个条状物固定在三角板上构成的单凸条,如图1、图2中的第一凸起4所示;上述凸起也可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条状物排列在同一直线上构成的多凸条,如图1、图2中的第二凸起5所示;上述凸起还可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块状物排列在同一直线上构成的凸块队列,类似于虚线段,未绘图。
如图1、图2所示,为便于绘制较大及较小的圆,上述画圆孔6应钻在凸起延长线上临近某直角边的位置,如图1所示两个三角板上画圆孔6相邻时可画直径很小的圆,如图2所示两画圆孔6相背时可画直径较大的圆,圆的大小受直尺长度的限制。
为便于精确绘制平行线,如图1及图2所示:两三角板均为直角三角形,第一凸起4、与第二凸起5的延长线均与三角板的一个直角边平行、与另一个直角边垂直,使得当直尺1插接在两三角板上时,两三角板对应直角边彼此平行。
如图1、图2中左侧的第一三角板2所示,若第一凸起4、与第二凸起5与较长的直角边垂直,则在使用时,该长直角边与直尺垂直,部分使用者可能会感到便于使用。若第一凸起4、与第二凸起5与较短的直角边垂直,则可将直尺插接在两三角板上存放,有利于进一步缩小多功能绘图仪的占用空间。而图中右侧的第二三角板3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不涉及此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利,未经杨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87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