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揭启可变数码全息防伪标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7915.0 | 申请日: | 2011-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0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东;付焕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卫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3/10;B32B2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数码 全息 防伪 标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伪标识,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变数码防伪标识。
背景技术
延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彩虹全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光学性质在图像显示方面呈现出不同于普通照相及普通印刷的特殊视觉效果,广泛用于防伪及包装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数码防伪领域,目前使可变数码呈现全息效果的技术复杂,国内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揭启可变数码全息防伪标识。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揭启可变数码全息防伪标识,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明的上基层、连接层和下基层,在上基层和连接层之间设置可变数码层,可变数码层是全息光栅层或非全息着色光栅层,数据系统随机产生的可变数码穿透可变数码层嵌设在可变数码层上,在连接层的上面或者下面设置离型层。
上述揭启可变数码全息防伪标识,在离型层的上面或者下面设置有全息光栅层。
上述揭启可变数码全息防伪标识,在可变数码层下面设透明不干胶层。
上述揭启可变数码全息防伪标识,所述上基层为PE、PET、PVC、PE、POPP的任一种或者至少任两种复合膜。
上述揭启可变数码全息防伪标识,连接层是的透明高分子化学涂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正常情况下,本实用新型能显示全息可变数码信息,当不法分子想揭开此标识时,由于离型层的存在,会呈现局部或全部规则或不规则的破坏效果,或呈现出专用或通用的图案文字。不能再次使用。本实用新型成本低,易操作,无污染,且数码信息不可去除,可实现流水号标识,使标签、印刷品及物品包装上的可变码呈现全息效果,并达到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B-B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揭启可变数码全息防伪标识,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明的上基层2、连接层5和下基层7,在上基层2和连接层5之间设置可变数码层3,可变数码层3是全息光栅层,数据系统随机产生的可变数码8穿透可变数码层嵌设在可变数码层3上,在连接层5的上面设置离型层1。离型层与其上面层和其下面层的粘着力不同,这样整个数码全息防伪标识就被破坏,不可复原,起到防揭启的目的,这样的结构即能有效取得标识信息,又能起到防伪的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一种揭启可变数码全息防伪标识,由上而下依次包括透明的上基层2、连接层5和下基层7,在上基层2和连接层5之间设置可变数码层3,可变数码层3是全息光栅层或非全息着色光栅层,数据系统随机产生的可变数码8穿透可变数码层嵌设在可变数码层3上,在连接层5的下面设置离型层1。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离型层1的上面设置有全息光栅层6,全息光栅层包括铝、介质、卤化银、光致聚合物等具有微观光栅结构的信息层。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离型层1的下面设置有全息光栅层6。
如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可变数码层3下面设透明不干胶层4。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数码层3还可以是非全息光栅着色层。
本实用新型的上基层为PE、PET、PVC、PE、POPP的任一种或者至少任两种复合膜,连接层是的透明高分子化学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可变数码层3还可以是非全息着色光栅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卫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卫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7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