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智能安全防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7705.1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6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韩瀚;韩成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瀚;韩成才 |
主分类号: | B60K28/14 | 分类号: | B60K28/14;B60T7/12;B60R21/0134;B60R1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智能 安全 防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智能安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道路运输事业飞速发展,汽车工业在加入WTO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截止2010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由1990年的554万辆,猛增到近2亿辆,同时,持有驾驶证的人数达到1.7亿,每年有近2000万新手上路。由于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处于高发期。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天有3900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其中亚洲占50%,亚洲又以中国、印度人口最多,占事故的大部分。近几年,全国每年因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0万人左右,而其中80%是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所有意外伤亡中的“头号杀手”。
开展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提高汽车安全技术性能、提高汽车运行的事故防范和防治措施研究,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方面,我国已有大量的专利技术成果,如专利:ZL200720199941.8,ZL03207582.0,ZL93200863.1,ZL200920245945.4,ZL200710098412.3,ZL200820023227.8,ZL200920158570.8等是从防止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方面解决安全驾驶问题,对预防酒后驾驶,疲劳驾驶保证行驶安全有一定作用;国家专利ZL201010128262.8,ZL200720102741.6,ZL200820224498.X,ZL200720042635.3,ZL200720090482.X,ZL200620127334.6等,在解决汽车发生碰撞时,如何保护车辆,进行防护设置,降低事故危害程度,对保护车内人员安全、减轻车辆损坏有一定作用,专利ZL200920055996.0是一种智能限速装置,可以防止人为超速、违章。以上设计的缺陷在于:不能有效提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对事故的预防和防范性能,不能在汽车行驶中发生意外情况时,依靠汽车的智能装置防范和化解危险,也就无法有效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道路交通参与人的安全;实用新型专利ZL200520000943.0理论上可以辅助汽车 制动,但其缺陷是在汽车驾驶操纵装置之外又另加一套制动控制机构,不仅结构复杂,也容易干扰原机构的正常使用,同时也无法实现对发动机的自动控制,因而也存在较大缺陷。
发明内容
设计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经验和对汽车现代技术的深入研究,根据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结合电子技术在汽车工业的应用,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我国从2008年7月1日起,只有欧III以上排放发动机的汽车才能上牌入户,而欧III以上排放的发动机都采用了ECU控制的电喷技术,制动系统也普遍采用了EBD、ABS等电子制动辅助控制技术,为实施汽车智能安全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本实用新型旨在设计一种汽车智能安全防护系统,以保证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车辆、行人、非机动车或其他障碍时,通过探测装置的信号,根据距离和相对速度,由系统控制器向汽车发动机ECU发出降低转速指令,制动自动控制装置根据汽车的相对速度、与前方物体的距离,向汽车制动系统发出制动指令;或在无法避免碰撞的情况下,启动安全防护装置,以达到保护人员安全和车辆安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其结构包括:电源,前、后距离探测器,前、后相对速度探测器,系统控制器,发动机ECU,发动机,制动自动控制装置,汽车制动系统,语音警示器,防护气囊,其特征是:系统控制器分别与电源,前、后距离探测器,前、后相对速度探测器,发动机ECU,制动自动控制装置,语音警示器,防护气囊相连接。其中:
前、后距离探测器,前、后相对速度探测器,系统控制器,发动机ECU,发动机构成发动机转速控制机构。
前、后距离探测器,前、后相对速度探测器,系统控制器,制动自动控制装置和汽车制动系统构成汽车制动控制机构。
防护气囊,系统控制器构成汽车安全防护机构,其中:防护气囊安装在汽 车保险杠中部,长度超出汽车大梁宽度10-20厘米,防护气囊撞击触发开关安装在防护气囊内与系统控制器相连接,防护气囊阻尼排气阀设在防护气囊后面。
本系统各元件之间可以使用导线连接,也可以使用无线遥控信号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瀚;韩成才,未经韩瀚;韩成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7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塑壳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基架
- 下一篇:五排九孔自保温隔音砌块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