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7597.8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梅芳;刘兵;叶梅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1/04;F04C1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空调 系统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在,空调是汽车上的标准配置,汽车空调在夏天时可大大增加乘车的舒适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汽车空调的制冷效果,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增大冷凝器的散热面积或提高冷凝风扇的风量等方法来增加制冷介质的过冷度,进而提高汽车空调的制冷效果。但是,增大冷凝器的散热面积,相应会增大冷凝器的结构尺寸,导致整个空调在汽车前舱的位置不好安排;提高冷凝风扇的风量,会增加耗电量和冷凝风扇的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的增大冷凝器的散热面积或提高冷凝风扇的风量等方法所具有的各种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该汽车空调系统可实现较好的制冷效果,且不用增大冷凝器的结构尺寸或增大冷凝风扇的通风量。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其中,所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有相互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压缩机设有低压入口、中压出口和高压出口,低压入口位于压缩机的压缩轨迹的起始点,高压出口位于压缩轨迹的终点,中压出口位于压缩轨迹的起始点和终点之间,低压入口与中压出口之间的压缩轨迹的长度是低压入口与高压出口之间的压缩轨迹的长度的8%-20%,所述高压出口与冷凝器的入口连通,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一管道的入口连通,第一管道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连通,蒸发器的出口与低压入口连通,所述中压出口与第二管道的入口连通,第二管道的出口与低压入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空调系统还包括膨胀阀,所述膨胀阀的入口与第一管道的出口连通,膨胀阀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低压入口、中压出口和高压出口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低压入口的内径为15-18毫米,中压出口的内径为3-6毫米,高压出口的内径为10-13毫米。
进一步地,低压入口的内径为16毫米,中压出口的内径为4毫米,高压出口的内径为12毫米。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为涡旋压缩机。
进一步地,涡旋压缩机包括外壳和固定安装在外壳中的静盘,外壳包括第一底板和与第一底板相连的环形侧壁,静盘包括第二底板和从第二底板向上伸出的旋涡形侧板,旋涡形侧板中形成旋涡形流路,低压入口设置在环形侧壁上且位于第二底板上方,低压入口与旋涡形流路的外端连通,高压出口设置在第二底板上且位于旋涡形流路的里端,高压外出口设置在环形侧壁上且位于第二底板下方,高压外出口与高压出口通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空间连通,中压出口设置在第二底板上,中压外出口设置在环形侧壁上且位于第二底板下方,中压外出口与中压出口通过一个位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管道部连通。
进一步地,低压入口与中压出口之间的压缩轨迹的长度是低压入口与高压出口之间的压缩轨迹的长度的12%-1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有低压入口、中压出口和高压出口,低压入口位于压缩机的压缩轨迹的起始点,高压出口位于压缩轨迹的终点,中压出口位于压缩轨迹的起始点和终点之间,低压入口与中压出口之间的压缩轨迹的长度是低压入口与高压出口之间的压缩轨迹的长度的8%-20%。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为涡旋压缩机,包括外壳和固定安装在外壳中的静盘,外壳包括第一底板和与第一底板相连的环形侧壁,静盘包括第二底板和从第二底板向上伸出的旋涡形侧板,旋涡形侧板中形成旋涡形流路,低压入口设置在环形侧壁上且位于第二底板上方,低压入口与旋涡形流路的外端连通,高压出口设置在第二底板上且位于旋涡形流路的里端,高压外出口设置在环形侧壁上且位于第二底板下方,高压外出口与高压出口通过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空间连通,中压出口设置在第二底板上,中压外出口设置在环形侧壁上且位于第二底板下方,中压外出口与中压出口通过一个位于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管道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75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n子帧配置处理方法、基站和中继站
- 下一篇:手机信息内容的备份/恢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