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防盗轮毂锁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7350.6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3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福王 |
主分类号: | E05B47/02 | 分类号: | E05B47/02;E05B7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防盗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尤其是一种电子防盗轮毂锁。
背景技术
轮胎本身是软体的,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是装在轴上的部件就叫轮毂,而现在要锁定车辆行走的的装置,基本都是阻止轮毂转动的,因此也叫轮毂锁。
轮毂锁的应用很广泛,在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车辆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自行车和电动车上。而应用在自行车或者电动车上的轮毂锁,有电动和手动两种,由于手动的锁在开启和关闭的时候比较麻烦,而且,现在有很多开锁工具,直接通过锁孔就可以开启,因此安全性能不高,而电动的轮毂锁,由于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锁定,一旦断电就会自动打开,虽然在通电的情况下很难开启,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安全性能也不是很高,防盗功能并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性能高的电子防盗轮毂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防盗轮毂锁,包括控制盒、安装盘、锁盘,控制盒、锁盘均固定设置在安装盘上,锁盘上设有锁盒,锁盒内设有锁舌、弹簧,弹簧一端顶住锁盒内壁,另一端顶住锁舌尾部,作为锁舌的复位机构,控制盒的输出端为一个圆盘,在圆盘上设有驱动杆,锁舌与驱动杆联动连接。
此项设置通过控制盒的输出端的驱动杆与锁舌联动,将锁舌压进去,就达到了开锁的目的,而需要锁定的时候,驱动杆反向运动就能锁定,而弹簧的设置,在断电或者控制盒受到破坏的时候,弹簧把锁舌顶出来,自然锁定,因此只有在控制盒可控的状态下才能达到开锁的目的,而要用外力开启锁是不可能的,即使拨动锁舌达到开锁的目的,但是一旦外力撤除,锁舌自然伸出,依旧处于锁定状态,除非把所有的部件拆掉,拆掉后车子就不能正常的运行,因此防盗的效果相当好,而且结构很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联动件和驱动滑块,在安装盘上设有一个与驱动滑块适配的导轨,驱动滑块上设有导槽,驱动杆一端设置在导槽内,并与驱动滑块构成联动配合,连接件一端与驱动滑块连接,另一端与锁舌连接。
此项设置为了防止通过拨动锁舌达到开锁目的,因此采用了多级的联动关系,为了结构更加紧凑,隐藏锁舌,不被轻易碰触,连接件与驱动杆、驱动滑块的连接可以设置成接触连接,当拆除控制盒时,连接件便会掉落,隐藏锁舌,进一步提高防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控制盒内还设有齿轮组、电机以及电机控制装置,圆盘上设有齿,并与齿轮组的输出轮啮合,驱动杆偏心地设置在圆盘上。
此项设置为了节省成本,采用齿轮组传动,电机的控制装置,可以是机械控制,也可以是遥控等电子控制方式,当然驱动杆也可以不偏心设置,本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是为了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保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出现故障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锁盘的平面图;
图2为控制盒和安装盘的立体图;
图3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图3可知,一种电子防盗轮毂锁,包括控制盒1、安装盘2、锁盘3,控制盒1、锁盘3均固定设置在安装盘2上,锁盘3上设有锁盒31,锁盒31内设有锁舌4、弹簧5,弹簧5一端顶住锁盒31内壁,另一端顶住锁舌4尾部,作为锁舌4的复位机构,当弹簧5将锁舌4顶出后,锁舌4伸出,自然状态下,本实施例是锁定的,而传统的轮毂锁,在自然状态下,锁是出于开启状态的;控制盒31内还设有齿轮组、电机以及电机控制装置(控制盒内的结构在图上省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参考图纸也很清楚),圆盘7上设有齿,与齿轮组的输出轮啮合,驱动杆8偏心地设置在圆盘7上,在安装盘2上设有一个与驱动滑块10适配的导轨21,驱动滑块10上设有导槽,导槽可以是各种形状的,驱动杆8一端设置在导槽内,并与驱动滑块10构成联动配合,圆盘7转动的时候,驱动杆8偏心转动带动驱动滑块10移动,而连接件11一端与驱动滑块10连接,另一端与锁舌4连接,(连接件与驱动滑块和锁舌的连接,可以是接触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连接件11为了L型部件,由于是设置在锁盘3和安装盘2之间的部件,故在图纸上并没有显示,当然连接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福王,未经刘福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7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炉具温控的自动抽油烟机
- 下一篇:一种水质处理器的前置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