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型化按键结构及便携式计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7314.X | 申请日: | 2011-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8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梁振仪;庄政祥;陈俊健;白顺德;高山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705 | 分类号: | H01H13/705;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化 按键 结构 便携式 计算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型化按键结构及便携式计算机。
背景技术
按键广泛地在每个电子装置中被使用,例如:便携式计算机。近期,为了减少便携式计算机的厚度,安装于便携式计算机内部的各种零件,在设计上,较佳地都较传统便携式计算机中的零件来的薄且轻。其中,按键的结构设计亦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请参见图1,图1中显示一种公知的按键结构1。公知的按键结构1通常具有一按键帽10、二个支撑架20、30、一个底座40。二个支撑架20、30彼此枢接,呈现一类似剪刀形状的外观。每一个支撑架20、30的两端皆具有一圆柱状的突出部21、31,而按键帽10及底座40皆具有多个定位孔11、41,以固定支撑架的突出部21、31。如此一来,支撑架20、30即支撑按键帽10于底座40上,并允许按键帽10可相对于底座40上下运动。
然而,上述具有类似剪刀形状的按键结构,所拥有的零件数目繁多,因此增加组装程序上的复杂度。最重要的是,按键帽相对于底座上下运动时,过高的运动行程增加了按键的厚度,如此即难以符合薄形化的条件要求。因此,一个具有较低运动行程的按键,并有效减少按键厚度的结构设计即被高度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公知技术中,按键总高度过高、及组装过程复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于是提出一种以摇摆方式动作的薄型化按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化按键结构。该薄型化按键结构包括:一支架、一支撑座、以及一按键帽。该支撑座设置于该支架。该按键帽枢接于该支撑座,该按键帽具有一凸条及一凸缘。其中,该凸条及该凸缘分别形成于该按键帽的相对两侧,并且该凸条及该凸缘绕一旋转轴以摆动的方式轮流地抵靠该支架,其中该旋转轴位于该凸条及该凸缘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计算机。该便携式计算机包括:一壳体、一控制板、及一薄型化按键。该控制板连结于该壳体,该薄型化按键设置于该控制板,且包括一支架、一支撑座、以及一按键帽。该支撑座设置于该支架。该按键帽枢接于该支撑座,该按键帽具有一凸条及一凸缘。其中,该凸条及该凸缘分别形成于该按键帽的相对两侧,并且该凸条及该凸缘绕一旋转轴以摆动的方式轮流地抵靠该支架,其中该旋转轴位于该凸条及该凸缘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利用按键帽的两侧绕一旋转轴摆动的动作方式取代了公知技术中上下垂直位移的动作方式,进而减少按键整体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不但减少了公知按键结构所需要的零件,简化了组装步骤并减轻重量。另外,不同于传统按键结构中的动作原理,以摆动的方式减少按键的位移,有效达到减少厚度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公知的按键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的侧面图;
图3A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的分解图;
图3B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薄型化按键结构的分解图;
图4A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薄型化按键动作前的剖面图;
图4B显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薄型化按键动作后的剖面图;以及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应用于一便携式计算机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公知技术中,按键结构的组装过程过于复杂,且按键总高度过高,造成按键厚度增加。本实用新型于是提供一种薄型化按键结构,以达到减少按键结构厚度的目的,其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薄型化按键100包括:一支架110、一支撑座120、一电路板130、一弹性体140、及一按键帽150。
请同时参见图3A至图4A,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10为一金属件,具有一第一区域111、及二个第二区域112,第二区域112连接于第一区域111,并突出于第一区域111,使得第一区域111与第二区域112间具有一高度差H(图4A)。每一第二区域112具有一穿孔113及三个定位孔114,穿孔113及定位孔114皆穿设第二区域112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73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频炉和真空感应炉双联脱磷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保护电磁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