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平移运动的按摩机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7269.8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0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谢益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益宣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A61H2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移 运动 按摩 机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平移运动的按摩机芯。
背景技术:
电动按摩器的种类繁多,根据模拟手法不同,衍生出各种功能,如,揉捏、推拿、叩击等。现有按摩器大多为固定式按摩,只能在原位产生按摩动作,其按摩部件的动作为机械式重复,若只停留在人体的局部按摩,时间久了令人难受,往往需要移动按摩器位置或者挪动身体,才能扩大按摩范围,如何克服上述的不足,即成为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按摩作业时,除了按摩部件产生各种动作外,按摩机芯还能产生往复附加运动的可平移运动的按摩机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平移运动的按摩机芯,包括固定板、变速箱体、安装在变速箱体上的电机和变速机构,以及固定在变速机构输出轴上的按摩部件,其特征是变速箱体包括上盖和下壳体,下壳体两侧向下设有滑槽,在两滑槽间的下壳体上安装有一与电机轴传动连接的运动副,该运动副末级转盘端面设有一偏心凸销,该偏心凸销活动插设在固定板导槽中;固定板对应所述下壳体滑槽的位置上设有凸轨,变速箱体借助两侧的滑槽滑动搭设在固定板的两凸轨上。电机轴既带动按摩部件实现按摩动作,又同时驱动运动副,促使按摩机芯沿固定板做平移运动,实现在一定范围内往复按摩的目的。
所述滑槽的一侧边设有外展的L形脚,下壳体两滑槽上的L形脚成相向或者相背结构;固定板上设有Z形压板,该Z形压板能扣在L形脚上,形成限制变速箱体脱出的结构,使得变速箱体活动定位在固定板上。
所述Z形压板与固定板为分离结构,通过螺钉将Z形压板锁固在固定板上。
所述下壳体滑槽内活动嵌设有滑轮,每条滑槽至少设有两个滑轮,并均匀分布在滑槽内,使得变速箱体能在固定板的凸轨上滚动,平移更加顺畅。
所述运动副包括有末级转盘和传动蜗杆,末级转盘轴上固定有第二蜗轮,该第二蜗轮与传动蜗杆啮合,传动蜗杆上固定有第一蜗轮,该第一蜗轮与电机轴上的蜗杆啮合;所述的传动蜗杆通过轴座固定在下壳体上,末级转盘轴定位在下壳体上。
所述电机轴的蜗杆同时与运动副中的第一蜗轮和变速机构中的蜗轮啮合。结构更加紧凑,受力更加平衡。
所述电机具有双头电机轴,每端电机轴均驱动一套变速机构,该变速机构为蜗轮蜗杆机构,每个蜗轮输出轴均带动一组按摩部件;运动副中的第一蜗轮只与一电机轴上的蜗杆啮合。组合成更丰富的按摩功能。
所述变速机构中的蜗轮轴上固定有多级齿轮组中是初级齿轮,该多级齿轮组中的末级齿轮输出轴上固定有按摩部件,藉多级齿轮变速后,可设计出更大按摩力度的按摩设备。
本实用新型直接由电机驱动运动副,受力平衡,结构紧凑,可配套于各种按摩设备上,无需行走框架和行走电机,即可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平移按摩,改善传统固定式按摩器的不足,更好地模拟出人手按摩的特性,且无需人体移动,即可实现较大范围的按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可平移运动的按摩机芯立体分解图
图2变速箱体与固定板关系示意图
图3可平移运动的按摩机芯立体示意图
图4可平移运动的按摩机芯端面示意图
其中
1-固定板 11-凸轨 12-Z形压板
13-导槽 2-电机 21-蜗杆
3-变速机构 31-蜗轮 32-初级齿轮
33-末级齿轮 4-下壳体 41-上壳体
42-滑槽 43-L形脚 44-滑轮
5-运动副 51-末级转盘 52-传动蜗杆
53-第二蜗轮 54-第一蜗轮 55-偏心凸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益宣,未经谢益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72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按摩器
- 下一篇:一种医用腘窝冰袋固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