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酚钠盐酸解分离回收酚油并联产亚硫酸钠的生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96148.1 | 申请日: | 201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8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伟;秦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瑞普生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39/02 | 分类号: | C07C39/02;C07C37/00;C01D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黄健 |
| 地址: | 251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钠盐 分离 回收 联产 亚硫酸钠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焦油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煤焦油深加工工艺中,一种对酚盐酸解分离回收酚油并联产亚硫酸钠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煤焦油的分离精制工艺中,对于三混油(酚油、萘油和洗油)洗涤脱酚后产生的酚钠盐(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与三混油中的酚油中和产生的酚钠盐,也称净酚钠或酚盐),需要通过酸解和分离来回收其中的粗酚。煤焦油加工行业中比较常用的酸分解工艺主要有硫酸分解法(包括连续分解和间歇分解工艺)和二氧化碳分解法。
硫酸分解法,无论是连续分解还是间歇分解,要求硫酸的浓度在50%以上,控制一定的反应温度(根据不同反应阶段,需控制的反应温度在60-150℃)以维持反应,因硫酸与酚钠盐溶液在混合时要产生大量的热,所以此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雾,不仅造成工作环境恶劣、对设备腐蚀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等,而且酚钠盐酸解生成酚的同时,大量的硫酸盐溶液无法处理,只能作为废水排放,而此时的硫酸盐溶液中还会夹带0.4-0.6%的酚,作为废水排放,既污染了环境,也造成酚的浪费。虽然已经有公开技术记载通过采用中间产物净酚钠盐吸收含酸雾的废气来减少酸雾,但仍然不能完全吸收较浓硫酸酸雾,对环境仍存在污染。也有相关研究工艺记载,为避免酸化反应中生成的硫酸钠,可以在反应过程中采用螺旋喷头高压喷入软水(50-80℃),但该手段对操作工艺和生产装置的要求均比较高。
二氧化碳分解法是用烟道气分解酚钠盐。该工艺需要先对烟道气实施除尘和净化,再用风机送入分解塔,整个生产过程需要增设大量的二氧化碳输送、净化、冷却等相关设备,而且二氧化碳水溶液酸性较弱,酚钠盐需实施进行多次分解才能达到较高的分解率,同时也增加了酚钠盐分解的设备费用和能耗。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58991.3(公开号CN101381284)公开了一种利用低含量CO2废气分解酚钠盐的方法,该方法利用低含量CO2废气,经冷却装置降温至40~60℃,排除废气中水汽和杂物,用风机抽送至分解塔和酸化塔;同时,酚钠盐用蒸汽加温后进入分解塔与低含量CO2废气接触,温度40~60℃,通过分解塔内构件的作用,实现传热和传质,然后从塔顶喷洒,与低含量CO2废气逆流接触,将酚钠盐分解为粗酚和纯碱,经静置后分离得到粗酚产品和纯碱溶液;纯碱溶液经生石灰转化为烧碱溶液,并利用该烧碱溶液作为煤焦油三混油馏分洗涤的原料进行循环。该工艺虽然将CO2分解酚钠盐的生产方法进一步优化,避免了废气污染,但是该工艺仍然存在投资大、操作步骤繁琐、能耗较大、操作成本较高等缺点,而且产生的含酚碳酸钙未能回收利用,仍然存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瑞普生化有限公司,未经金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瑞普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6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焦炉焦侧除尘水封装置
- 下一篇:炉内热交换的压缩空气对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