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置正四连杆机构的液压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96128.4 | 申请日: | 201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2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牛敬业;张连宝;杨红芳;王李平;张永;邵小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天晟煤矿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 地址: | 25512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置 连杆机构 液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置正四连杆机构的液压支架,属于矿山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支架是煤矿井下正常进行采煤工作必须的支护设备。现有的液压支架均采用四连杆机构作好稳定机构,四连杆机构有两种:一种是正四连杆机构、一种是反四连杆机构,这两种四连杆机构位于液压支架的后部。现有的液压支架作业空间均在四连杆机构前面。对于要求前后部有作业空间的特殊支架,如一边开采,一边充填的专用支架,现有的结构设计就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前置正四连杆,支架前部和后部均有作业空间的前置正四连杆机构的液压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置正四连杆机构的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立柱、顶梁、斜梁、上连杆、下连杆、护帮板和尾梁,支撑立柱设置在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销轴连接顶梁和底座,顶梁的前部和护帮板铰接并连接有液压千斤顶,顶梁的后部和尾梁铰接并连接有液压千斤顶,顶梁中部与斜梁通过销轴连接,上连杆和下连杆分别与斜梁和底座铰接,共同形成四连杆机构。
所述的顶梁采用整体箱形结构。
所述的尾梁采用整体箱形变断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上连杆和下连杆分别于斜梁和底座相铰接,共同形成前置四连杆机构,采用这种前置四连杆机构,前后排立柱间距合理调整,为作业空间的布置及整体前移和人员行走提供足够的空间。通过设置尾梁和护帮板,能更好的维护工作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帮板;2、顶梁;3、尾梁;4、斜梁;5、上连杆;6、下连杆;7、支撑立柱;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前置正四连杆机构的液压支架,包括底座8、支撑立柱7、顶梁2、斜梁4、上连杆5、下连杆6、护帮板1和尾梁3,支撑立柱7设置在底座8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销轴连接顶梁2和底座8,顶梁2的前部和护帮板1铰接并连接有液压千斤顶,顶梁2的后部和尾梁3铰接并连接有液压千斤顶,顶梁2中部与斜梁4通过销轴连接,上连杆5和下连杆6分别与斜梁4和底座8铰接,共同形成四连杆机构。
所述的顶梁2采用整体箱形结构。
所述的尾梁3采用整体箱形变断面结构。
顶梁2采用整体箱形结构并铰接有护帮板1,强度更高,形成采煤时的前部工作空间。作业时,顶梁2直接与顶板接触,支撑顶板,是支架的主要承载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包括:承接顶板岩石及煤的载荷;反复支撑顶煤,可对比较坚硬的顶煤起破碎作用;为回采工作面提供足够的安全空间。
尾梁3与顶梁2后部铰接,由液压千斤顶支撑,支架前移后垮落的顶煤及顶板直接作用到尾梁3上,是支架掩护的关键部件。其主要作用包括:支撑充填区松动的顶板、维护良好的工作空间;构成隔离墙,具备良好的防漏浆功能,为充填作业创造条件。
由于尾梁3要承受顶板岩石的冲击,为保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尾梁3采用整体箱形变断面结构,用钢板拼焊而成,用于充填作业时的后部工作空间。
上连杆5和下连杆6分别与斜梁4和底座8相铰接,共同形成前置四连杆机构,采用这种前置四连杆机构,前后排立柱间距合理调整,为作业空间的布置及整体前移和人员行走提供足够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天晟煤矿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天晟煤矿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61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