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全包胶后扶手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5968.9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1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林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28 | 分类号: | B62J1/28;B32B15/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3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全包胶后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零部件,具体为一种摩托车全包胶后扶手。
背景技术
在两轮摩托车的尾部通常都安装有后扶手,后扶手的作用是供摩托车搭乘的人员抓握,使搭乘人员能够坐稳。目前的后扶手大多为U形结构,其前部开口两侧设有支耳并与车架连接为一体。现有的后扶手多为铝合金材料或塑料制成,铝合金材质的后扶手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被氧化生锈,影响了后扶手的外观,而塑料材质的后扶手由于强度太差不能承受较大的外力,容易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摩托车后扶手容易被氧化以及结构强度不够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摩托车全包胶后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摩托车全包胶后扶手,包括后扶手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双层结构,本体的内层为金属骨架,在金属骨架上包裹有一次注塑成型的塑胶层;在本体前端开口两侧还各设有一个安装支耳,在每个安装支耳上各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后扶手采用了双层结构,内层的金属骨架能够增强扶手的支撑强度和硬度,外层的塑胶层能够防止金属骨架被氧化生锈,而且塑胶层采用一次注塑成型的方式能够紧密的与金属骨架结合,不会发生相对滑动,也不容易破损。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支耳均焊接在本体的金属骨架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骨架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塑胶层采用PVC材料制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抗氧化性能好:本实用新型的后扶手采用塑胶层作为外层,可以有效防止部件被腐蚀、氧化。
2、结构强度好:在后扶手的内层采用了具有高硬度的铝合金骨架,因此具有很强的支撑力。
3、使用寿命更长,一次成型的塑胶层与骨架结合更紧密,不易破损,有利于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全包胶后扶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本体,11—金属骨架,12—塑胶层,2—安装支耳,2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全包胶后扶手,包括后扶手本体1,所述本体1为U形双层结构,本体1的内层为金属骨架11,所述金属骨架11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钢材等制成。在金属骨架11上包裹有一次注塑成型的塑胶层12,所述塑胶层12采用PVC材料或复合橡胶制成,在注塑时,是将金属骨架11放置在注塑模型内进行一次注塑成型,所采用的注塑方法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详述。制成后的塑胶层12与金属骨架11能够紧密结合,塑胶层12完全包裹在金属骨架11外且不会产生相对滑动。
参见图1,在本体1前端开口两侧还各设有一个安装支耳2,所述安装支耳2均焊接在本体1的金属骨架11上;在每个安装支耳2上各设有二个安装孔21,安装支耳2通过对应的安装孔21与车架连接,从而实现后扶手与车架的连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林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林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5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自行车
- 下一篇:橡胶铝轨组合式履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