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高强度钣金件的镶拼结构拉延凹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5893.4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0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黄义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平伟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2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强度 钣金件 结构 拉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延模具技术,具体涉及拉延模具的凹模结构。
背景技术
高强度钢板在汽车车身上广泛使用,由此对钣金件的拉延模材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拉延凹模在材料流动位置使用镶块结构,目前常用的镶拼方式是在凹模整体形面全部使用Cr12MoV(Cr12MoV即是一种合金工具钢,现被广泛用于汽车模具中,其执行标准:GB/T 1299-1985)的镶块,该材料成本非常高,使得模具制造成本高,并当Cr12MoV厚度偏大时,易产生锻造缺陷。因此,如何满足高强度钢板拉延对模具材质的高要求,同时又要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是模具制造企业值得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可靠、实用性强的用于汽车高强度钣金件的镶拼结构拉延凹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高强度钣金件的镶拼结构拉延凹模,所述拉延凹模由上模座和镶块构成,所述镶块通过螺钉和销钉固定在上模座上,镶块的位置是对应在拉延过程中材料流动的区域,即由镶块形成凹模的模口周沿,而在材料不流动的区域直接利用上模座的基体材料,即由上模座形成凹模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镶拼方式在拉延过程中材料流动的区域(即凹模口沿周)使用Cr12MoV的镶块,在材料不流动的区域(即凹模顶部)使用模座基体材料(通常为HT300(即是灰口铸铁)。这种结构既满足了高强度钢板材料在拉延过程中对模具材质的高要求,克服了拉延过程的拉伤问题,又节省了材料,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镶拼拉延凹模结构由上模座1(材料为HT300)和镶块2(材料为Cr12MoV)组成,镶块2通过螺钉和销钉固定在上模座1上,镶块2的具体位置是对应设置在拉延过程中材料流动的区域,即由镶块2形成凹模的模口周沿,而在材料不流动的区域直接利用上模座1的基体材料,即凹模的顶部是由上模座1形成,图1为模具合模之后的状态,3是压边圈,4是凸模,5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平伟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平伟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5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