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酒瓶开启装置及专用酒瓶盖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95823.9 | 申请日: | 201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钱俊;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7B7/15 | 分类号: | B67B7/15;B65D41/32;B65D55/08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肖明洲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酒瓶 开启 装置 专用 酒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启装置及配套盖,尤其是涉及酒瓶开启装置及专用酒瓶盖。
背景技术
以往酒瓶的开启方式是旋转瓶盖,通过手和酒瓶盖之间的摩擦力旋转开启酒瓶,当手上有的油或者水的时候,不容易打开酒瓶盖,或者使用很大力气才能打开酒瓶盖。也有用酒瓶钥匙开启的方式,但是钥匙较小,容易丢失,开启时还要在酒瓶盖上寻找钥匙孔,开启过程复杂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开启过程复杂,开启费力并容易伤手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开启时省力、使用方便,不会伤手的酒瓶开启装置。此外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和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酒瓶开启装置配合使用的酒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酒瓶开启装置,包括手握部件,以及沿手握部件底部周向分布的开启部件,所述手握部件为弧形斜面的圆锥台柱体,开启部件包括至少三根一端与上述圆锥台柱体底端固定并沿其弧形斜面延伸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另一端固定有瓶盖钩爪。
在上述的酒瓶开启装置,手握部件为实心部件。
在上述的酒瓶开启装置,连接杆为5根,均匀分布在上述圆锥台柱体底端。
一种配合酒瓶开启装置使用的酒瓶盖,包括上瓶盖和下瓶盖,所述上瓶盖沿底部边缘周向设置有用于连接下瓶盖的热塑性树脂连接条,所述的上瓶盖内沿周向设置有封闭圆环,所述的封闭圆环外壁与上瓶盖内壁之间还设有用于上述瓶盖钩爪伸入其内并钩起酒瓶盖的环形沟槽。
在上述的配合酒瓶开启装置使用的酒瓶盖,下瓶盖还设置有与酒瓶口相配合的凹槽环。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完全实用;2.开启酒瓶盖方便,省力;3.不易伤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酒瓶开启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酒瓶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识如下:手握部件1,连接杆2,瓶盖钩爪3,上瓶盖4,下瓶盖5,热塑性树脂连接条6,封闭圆环7,凹槽环8,环形沟槽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酒瓶开启装置包括手握部件1,沿手握部件1底部周向分布的 开启部件。酒瓶开启装置为铜材质,有坚韧,耐磨损,延展性,耐腐蚀性好,并且在干燥的空气里稳定的优点。酒瓶开启装置的手握部件1为实心部件,开启部件包括至少三根一端与上述圆锥台柱体底端固定并沿其弧形斜面延伸的连接杆2,所述的连接杆2另一端固定有瓶盖钩爪3。优选地,手握部件1为弧形斜面的圆锥台柱体,连接杆2为5根,均匀分布在上述圆锥台柱体底端。
酒瓶盖选用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HDPE,外表呈乳白色,具有不吸湿并具有好的防水蒸汽性的优点。包括上瓶盖4和下瓶盖5,所述上瓶盖4沿底部边缘周向设置有用于连接下瓶盖5的热塑性树脂连接条6,所述的上瓶盖4内沿周向设置有封闭圆环7,使酒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所述的封闭圆环7外壁与上瓶盖4内壁之间还设有用于上述瓶盖钩爪3伸入其内并钩起酒瓶盖的环形沟槽9,方便酒瓶开启装置用力。酒瓶盖的下瓶盖5设置有与酒瓶口匹配的凹槽环8,下瓶盖5设计的与瓶身瓶口处的突出环能够相配合的凹槽环8将酒瓶盖与瓶身固定,以达到无法再次利用已开启酒瓶的目的。
使用时将开启部件的瓶盖钩爪3穿过热塑性树脂连接条6之间并嵌入到酒瓶盖的环形沟槽9即可钩住上瓶盖4,握住手握部件1只需向任意一方向用力,即可撕裂设置在上瓶盖4和下瓶盖5之间沿酒瓶盖边缘周向分布的热塑性树脂连接条6,上瓶盖4和下瓶盖5分离,同时达到一次性破坏防伪目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 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手握部件1、连接杆2、瓶盖钩爪3、上瓶盖4、下瓶盖5、热塑性树脂连接条6、封闭圆环7、凹槽环8、环形沟槽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58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