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清刷机悬臂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5737.8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4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荣;黄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5 | 分类号: | E01H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清刷机 悬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公路安全护栏挡板污垢清刷的车载清刷机悬臂机构。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安全防护挡板经常年的雨水、灰尘、汽车酸性尾气等的污物附着,使其表面形成了一层硬质污垢。这种硬质污垢遮盖了原镀锌层的光泽,使安全防护挡板与周围的颜色接近,大大地降低了安全防护挡板的醒目提示作用,而且也极大地影响了安全防护挡板的美观。
这层硬质污垢用一般的擦拭方法无法清除,用高腐蚀性液体清洗会对周边造成污染。人工用钢丝刷清除效率太低,而且污染很严重,尤其是对操作人员的损害极其严重。为此,目前出现了一种车载清刷机,可高效地对高速公路安全防护挡板上的硬质污垢进行清刷。如何更可靠地将清刷机与工作车辆进行连接以便实现车载清刷机的安全作业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车载清刷机悬臂机构,该车载清刷机悬臂机构可以有效地将清刷机与工作车辆安全可靠地连接在一起,保证了车载清刷机的清刷效果和工作效率,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车载清刷机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滑板、可调中间圆盘、可调转盘、悬臂杆和机壳侧转盘;所述可调滑板上设置有直线滑槽;所述可调中间圆盘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滑螺栓,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压滑螺栓;所述可调转盘上设置有第一弧状滑槽,机壳侧转盘上设置有第二弧状滑槽;所述可调滑板固定连接在工作车辆旁侧,可调中间圆盘一侧与可调滑板相连接,可调中间圆盘另一侧与可调转盘相连接;所述机壳侧转盘连接在清刷机机壳上,清刷机机壳上设置有第三压滑螺栓;所述悬臂杆一端与可调转盘相连接,另一端与机壳侧转盘相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清刷机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滑槽、第一压滑螺栓、第二压滑螺栓、第一弧状滑槽、第三压滑螺栓和第二弧状滑槽均对称设置有两个。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清刷机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中间圆盘上的第一压滑螺栓卡接在可调滑板上的直线滑槽内,可调中间圆盘上的第二压滑螺栓卡接在可调转盘上的第一弧状滑槽内。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清刷机悬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刷机机壳上的第三压滑螺栓卡接在机壳侧转盘上的第二弧状滑槽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载清刷机悬臂机构具有如下优点:1、该车载清刷机悬臂机构可以有效地将清刷机与工作车辆安全可靠地连接在一起,保证了车载清刷机的清刷效果和工作效率;2、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载清刷机悬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可调滑板;11、直线滑槽;2、可调中间圆盘;21、第一压滑螺栓;22、第二压滑螺栓;3、可调转盘;31、第一弧状滑槽;4、悬臂杆;5、机壳侧转盘;51、第二弧状滑槽;6、清刷机机壳;61、第三压滑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该车载清刷机悬臂机构包括可调滑板1、可调中间圆盘2、可调转盘3、悬臂杆4和机壳侧转盘5;所述可调滑板1上设置有直线滑槽11;所述可调中间圆盘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滑螺栓2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压滑螺栓22;所述可调转盘3上设置有第一弧状滑槽31,机壳侧转盘5上设置有第二弧状滑槽51;所述可调滑板1固定连接在工作车辆旁侧,可调中间圆盘2一侧与可调滑板1相连接,可调中间圆盘2另一侧与可调转盘3相连接;所述机壳侧转盘5连接在清刷机机壳6上,清刷机机壳6上设置有第三压滑螺栓61;所述悬臂杆4一端与可调转盘3相连接,另一端与机壳侧转盘5相连接。所述直线滑槽11、第一压滑螺栓21、第二压滑螺栓22、第一弧状滑槽31、第三压滑螺栓61和第二弧状滑槽51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可调中间圆盘2上的第一压滑螺栓21卡接在可调滑板1上的直线滑槽11内,可调中间圆盘2上的第二压滑螺栓22卡接在可调转盘3上的第一弧状滑槽31内。所述清刷机机壳6上的第三压滑螺栓61卡接在机壳侧转盘5上的第二弧状滑槽51内。
所述第二压滑螺栓22端面与可调转盘3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第三压滑螺栓61端面和机壳侧转盘5之间也留有一定的间隙。
但,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57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