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木板材生产专用模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5711.3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7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曹登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登勇 |
主分类号: | B29C47/16 | 分类号: | B29C47/16;B27N3/2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木 板材 生产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木板材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塑木板材生产专用模头。
背景技术
在国家推行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政策推动下,以化学建材替代木材理念,在国内悄然兴起,特别是以塑料(热塑性树脂)与植物纤维相结合生产的各类产品已成为热门,以塑木聚合物生产出的产品,也在逐渐被市场认可。各种配方在同行业中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但真正用于塑木板材专业生产的挤出机模头,市场上还没有,一般都是用于生产其它热塑性树脂的平板模头来生产,现在同行业生产板材的挤出机板材模头有这么几种:鱼尾机头、衣架机头、支管机头、螺杆机头,但这些机头在生产塑木板材时(WPC板)由于加入了大量木粉,塑木聚合物的流动性差,在使用这几类模头时,基本都会出现模头内部物料分配不均,需很专业的技术来做调节。如衣架平板模头,在生产塑木板材时,特别是在使用废旧塑料生产塑木板时,配方与废旧塑料材质成分稍微有点变化,就需要调整其节流装置,并且需要很专业的技工来完成,并且模头的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操作使用简单并可大大提高塑木板材中木粉添加量的塑木板材生产专用模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塑木板材生产专用模头,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外侧连接有
模唇,外壳侧壁上设置有位于模唇间隙处且相间隔的若干出料孔,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圆筒形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分配螺筒,所述分配螺筒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调整螺杆,所述分配螺筒上设置有若干物料分配孔,所述分配孔横向排列从左到右整体环绕物料分配螺筒一周。
优选的,上述外壳一端的端口连接在挤出机上,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有轴承盒,所述分配螺筒和调整螺杆端部穿过轴承盒并分别连接驱动装置。
优选的,上述模唇的间隙为与出料孔连通的模唇口,所述模唇口横截面的内
侧宽度大于外侧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 操作简单、造价低、体积小。2.设计巧妙,使整个模唇出料均匀,从而生产出厚薄均匀的板材,废品率低,生产效率高。3.一台挤出机可以装多个模头,一次可以加入多层塑木板增强网,特别适合生产多层加筋复合型塑木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整螺杆,2分配螺筒,3轴承盒,4法兰盘a,5外壳,6法兰盘b,7模唇调整支架,8模唇,9调整螺栓,10分配螺筒传动轮锏槽,11调整螺杆传动轮锏槽,12锁紧螺栓,13物料分配孔,14出料孔,15模唇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塑木板材生产专用模头,包括外壳5、模唇8、分配螺筒2、调整螺杆1等。外壳5外形为圆形或是其它形状,但其内部为圆筒形腔体,外壳5外侧连接有模唇8,外壳5侧壁上设置有位于模唇8间隙处且直线排列成一行的若干出料孔14,外壳5的腔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分配螺筒2,分配螺筒2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调整螺杆1。外壳5一端的端口连接在挤出机上,外壳5的另一端连接有轴承盒3,分配螺筒2和调整螺杆1端部穿过轴承盒3并分别驱动连接一个电机。外壳5上设置有加热装置。
分配螺筒2的上面按一定间隔设置有若干物料分配孔13,一行物料分配孔13螺旋环绕分配螺筒2一周,也就是从左端到右端在分配螺筒2上旋转了360°,在分配螺筒2转动时每个物料分配孔13从左到右,从右到左都有对准外壳5上的出料孔14的机会。可以这样解释,把物料分配孔13和出料孔14分为十段,那么它的原理就是一段出料关闭、二段吐料,二段出料关闭三段吐料,依次循环它的原理就像是过去织布机的线,左右运动留下的是纬线。分配螺筒2也是这个原理,当分配螺筒2在电机的转动起来以后,从左到右和从右到左,就会连续起来,物料就与模唇8平行的挤出来。它是强制分配,而非自然流延。
模头在工作时距挤出机近的一端挤出压力大,而远的一端相对挤出压力小,这种情况就会造成物料挤出不均匀,而调整螺杆1在另一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一方面推动物料前行,另一方面平衡塑木聚合物的挤出压力,使整个模唇8出料均匀,这样就能取得厚薄均匀的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登勇,未经曹登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5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橡胶圈状材料接合设备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改性塑料挤出机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