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幼儿背带的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4798.2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0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清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清桂 |
主分类号: | A47D13/08 | 分类号: | A47D13/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幼儿 背带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类,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幼儿背带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利用耳部增加肩背面积及可达到双肩背负的多功能幼儿背带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婴儿时期的小孩都需要受到最好的照顾,因此都是经验丰富的长者或褓母在旁照料,而传统背负婴儿的背带使用布巾包覆婴儿,随着社会快速演进,背负婴儿的物品相对讲究许多,不论是安全、美观及功能性都是父母着重的考虑点。
于一般原有布巾,该布巾为一矩形四端分别向外延伸有背负带所构成,于使用时将布巾两端背负带分别横跨肩背者腰际,于腰际将两端背负带绑紧,另外两端横跨至肩部于胸前将背负带绑紧,此时该布巾设有一容置空间,必须由另一人将婴儿抱进容置空间内。
原有布巾于使用时,背负位置一般多受限于胸前及背后两处,若肩背者感到疲劳而欲变换负重位置,此时常需他人协助卸下或重新穿戴,不但麻烦,在结构上未充分考虑到肩背者身高肩宽腿长的差异,为将婴儿牢固背负于胸背,只能尽量束紧肩背带,因此常见婴儿脸颊紧靠肩背者前后颈部,令肩背者头颈转动不便,阻碍视线同时使肩背者容易疲劳也潜在提高婴儿跌落的机率。因此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幼儿背带的改良结构,利用第一背带预定位置处设的耳部及接设于第一背带的第二背带,让使用者肩背婴儿时,能藉由耳部及第二背带分散负重于肩上的重量,解决对原有布巾所存在的增加肩背者肩部负担的问题加以突破,达到减轻使用者肩背负重的实用进步性。
利用第一背带两端固接有承载组件并与倚靠件接设的结构组成,仅需一名人员即可完成肩背婴儿的动作,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原有布巾所存在的至少两名以上人员从旁协助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仅需一名人员即可完成动作的实用进步性。
利用第一背带、第二背带、延伸带预定位置处设的扣合件,肩背者可自由调整上述带体的长短,使承载组件设置于最符合肩背者身型的高度,当肩背者采用单肩背负(右肩左斜或左肩右斜)时,更可转动背负位置令承载组件落于前、后、左右腰际或者更高的胸背处,便于照料婴儿。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
一第一背带,该第一背带的预定位置处设一供增加肩背面积的耳部;
一第二背带,该第二背带与该第一背带相接设,并置放于该第一背带的预定位置处;
一承载组件,该承载组件与该第一背带固接;
一倚靠件,该倚靠件与该第一背带接设,且该倚靠件设于该承载组件的预定位置处。
其中该承载组件由背带两端分别固接的横杆及一结合于该横杆预定位置处的板件,且该板件一侧处通过一活页件与一支撑板垂直组合所构成;
其中该倚靠件两侧的预定位置处分别与该第一背带两端接设;
其中该第一背带两端于邻近该耳部预定位置处设有上环件,且该第一背带两端于背离该耳部预定位置设有下环件;
其中该第一背带两端于邻近该耳部预定位置处设有一供该第二背带接设的扣合件;
其中该第二背带一端与该扣合件接设,而该第二背带另一端通过一延伸带与该下环件接设形成一双肩背样式;
其中该支撑板于背离接设该活页件一侧设有与该板件相抵触的挡止部;
其中该支撑板于垂直组合该板件一侧处设一座垫,而该支撑板于背离该座垫一侧处设有供置纳物品的置物袋;
其中该支撑板与该置物袋之间设有连接带,该连接带向外延伸并与该倚靠件接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运用第二背带一端于上环件及下环件的置换,来达到单肩及双肩背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于不需肩背婴儿时,可将支撑板作一收折,变成一般实用并具有置纳物品的背包。
3、仅需一名人员即可完成肩背婴儿的动作。
4、肩背者可自由调整第一背带、第二背带、延伸带长度,另背负高度更符合自身身型,同时亦转动承载组件位置至前后腰际或胸背处。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一。
图3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部份立体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5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6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三。
图7 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清桂,未经黄清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4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取机的辅助穿带装置
- 下一篇:汽车变速器前支架用油管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