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量自适应热水供暖换热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4584.5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66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尹海炎;黄蕾;朱元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海炎 |
主分类号: | F24D3/02 | 分类号: | F24D3/0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栾淑华 |
地址: | 136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自适应 热水 供暖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热水供暖的热交换设备,特别是用于分户热计量的小区换热站的热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民用住宅实行热计量、分户自行控制温度已将成为供热市场的发展方向,各地供暖分户计量工作正在着手进行。然而,现有的换热机组,是由控制器、换热器、一次管网、二次管网以及一、二次管网上设置的温度、压力传感器(也称变送器),以及一次管网连接的电动调节阀和二次管网由变频器、补水泵和电磁阀组成的定压补水装置组成。应当说,该换热机组能够根据室内外温度变化自行控制电动调节阀的开度,并在管网压力变化时自动补水或泄水。为用户集中供暖发挥了良好的积极作用。但是,该换热机组不能根据每个用户的需要自行调节房间温度,二次管网发生流量变化时,不能实现自动调整和动态匹配的自适应性,势必造成能源的浪费和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量自适应热水供暖换热机组,以实现二次管网热水循环水量的自动调整,适应热用户分户计量和分户调控的需要,弥补现有技术之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该实用新型包括一次管网供水口、回水口、二次管网供水口、回水口、控制器、换热器、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电动调节阀、变频器、循环水泵、补水泵和电磁阀,它是通过在二次管网供水口设置流量计,并由流量计同已有压力变送器、循环水泵、变频器、控制器共同组成流量自适应控制装置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该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结构,能够根据热用户的需求调节房间温度,并将引起热量供应变化的温度、压力,特别是流量进行自动调节,可靠实现按需供热、分户计量、节约能源、使用方便的发明目的。该实用新型还具有设计结构简单、自适应性能强、机组运行稳定、适合业内推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图1 是流量自适应热水供暖换热机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流量自适应热水供暖换热机组,是将换热器3、电动调解阀15、一次侧供水口23、回水口9同一次侧热源连接组成一次管网,而将循环水泵4、流量计19、二次侧供水口1和二次测回水口2、用户20及热水供热管网连接组成二次管网。其温度控制由现场控制器6及与控制器6输入控制端连接的室外温度变送器10,控制器6输入控制端至一、二次管网上连接的温度变送器13、14、11、12,控制器6输出控制端与电动调解阀15控制端相连接组成;其压力控制由控制器6及连接在控制器6输入控制端至一、二次管网上的压力变送器21、22、7、8和控制器6输出控制端连接的变频器5、17及电磁阀18,以及循环水泵4、补水泵16组成;其流量自适应控制由控制器6及连接在控制器6输入控制端至二次管网上的流量计19、压力变送器7、8,控制器6输出控制端连接的变频器5和由变频器5调节的循环水泵4组成。所述控制器6为S7—400或S7—50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本换热机组工作时,根据天气变化,室外温度变送器10及一、二次管网温度变送器13、14和11、12检测到温度变化,将信号送入控制器6,控制器6根据控制程序,发出指令控制电动调解阀15的开度,保证换热器二次侧进出口平均温度在设定值运行。与此同时,压力变送器21、22和7、8检测一、二次管网压力值并送入控制器6,当二次管网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变频器17、补水泵16工作,进行变频定压补水。当压力值过高时,由控制器6控制的电磁阀18被打开,将多余的水泄入水箱。在用户20调节房间温度时,流量计19检测到二次管网热水流量发生变化,将信号送入控制器6,根据程序控制,发出指令给变频器5,进行循环水泵4的变频调速,实现水泵流量调整。同时压力变送器(7、8)检测压力变化送给控制器6,根据程序控制,调节循环水泵4转速,实现水泵扬程调整。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按需供热,系统实际需要多少流量,循环水泵4就主动输出多少,达到流量自适应。且各用户流量变化百分比一致;确保系统动态调节元件动作很小或不动,不易损坏。同时其节电效果也十分显著,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电率可达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海炎,未经尹海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4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