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气管护条的固定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4456.0 | 申请日: | 201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1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颖;谢荣凌;郑宪隆;詹清奇;周柏宇;蔡惠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管护 固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管护条的固定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的排气管护条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于目前法规的严格要求下,于一般机车的排气管上皆会组设有护条,使得人体脚部可藉由护条的隔绝而不会直接碰触到排气管,故排气管于车辆运作时所产生的高温,可因护条的隔绝而不会发生烫伤人体脚部的情形,可藉以保护人体脚部的安全。此外,排气管护条的位置又接近散热风扇,故将排气管护条固设于风扇外盖上,已为一般机车业者常见的设计。
请参阅图1是习知排气管护条的固定结构分解图,其是直接利用三颗自攻螺丝80,直接将排气管护条81锁固于风扇外盖82上,风扇外盖82是以塑料材质射出成形,其上对应该三颗自攻螺丝80处形成有三个孔洞821,靠自攻螺丝80的端缘锁入时直接将该孔洞821攻牙形成一内螺牙,而与自攻螺丝80相互螺合,其于使用上,当自攻螺丝80锁附力控制不当或是自攻螺丝80经过多次拆装过程后,易发生滑牙现象,进而造成排气管护条81松脱,无法确实达到保护人体脚部误触排气管的功效,并非十分理想,尚有改善的空间。
请再参阅图2是另一习知排气管护条的固定结构分解图,其也是利用三颗螺丝90直接将排气管护条91锁固于风扇外盖92上,而其风扇外盖92也是以塑料材质射出成形,于射出成形时,风扇外盖92对应该三颗螺丝90处并直接成形埋入三颗螺帽93,而可与螺丝90相互螺合,但埋入的螺帽93容易于塑料射出成形过程中歪斜,导致风扇外盖92成品不良率升高。且风扇外盖92上一般需要埋入多达三颗螺帽93,若有一颗螺帽93歪斜而无法供螺丝90螺入,则风扇外盖92可能成为不良品,增加风扇外盖92成品的不良率。若不将之视为不良品仍继续仅以二颗螺帽93来锁固排气管护条91,整体排气管护条91锁固力量可能不足,进而造成排气管护条91松脱,无法确实达到保护人体脚部误触排气管的功效,也非十分理想,尚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发明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排气管护条的固定结构,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气管护条的固定结构,可解决排气管护条锁固力量不足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排气管护条的固定结构,包括有:一风扇外盖、一排气管护条、至少一螺帽、及至少一锁固件。其中,风扇外盖包括有至少一通孔、及至少一凹部;排气管护条包括有至少一贯孔;至少一螺帽是组设于风扇外盖的凹部内;至少一锁固件则分别对应穿设排气管护条的至少一贯孔、风扇外盖的至少一通孔,并锁固于至少一螺帽内。
此外,上述螺帽可为六角螺帽,且风扇外盖的凹部可为圆弧槽,圆弧槽的宽度与六角螺帽的最小外径大致相等,当六角螺帽容设于凹部、并与锁固件螺合时,六角螺帽受风扇外盖的凹部的侧壁拘束不会旋转。当然上述螺帽不限于六角螺帽,也可为四角螺帽、八角螺帽、或其它多角形螺帽,皆可达成上述的功能。
另外,风扇外盖的凹部并可于中心处并向下凹陷形成一容设槽,该容设槽可用以容设锁固件的端缘,亦即,锁固件的端缘可穿设整个螺帽并凸伸于该容设槽内。
再者,风扇外盖的凹部的高度可略大于螺帽的厚度,以使螺帽组设于风扇外盖的该凹部内时,不会有上、下滑移的现象。又,上述锁固件可为螺丝、或其它等效的锁固结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护条可藉由锁固件与螺帽的螺合而稳固地固定于风扇外盖上,可确保经过多次拆装过程后,锁固件锁附于螺帽内仍不会滑牙,也可避免习知将螺帽成形埋入风扇外盖,导致风扇外盖成品的不良率升高等缺失。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排气管护条的固定结构的分解图。
图2是另一习知排气管护条的固定结构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排气管护条的固定结构的分解图。
图4是图3的部分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排气管护条的固定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A-A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风扇外盖 101 通孔
102 凹部 103 容置槽
20 排气管护条 201 贯孔
30 螺帽 40 锁固件
80 自攻螺丝 81 排气管护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44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