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CFL冷阴极节能荧光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4310.6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0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能波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3/04;H01J6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cfl 阴极 节能 荧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CFL冷阴极节能T10荧光灯(俗称LCD T10新型节能灯),具体说是一种使用寿命长、成本低、节能、显色性好、光效高、反光效果与功率因素高的CCFL冷阴极节能荧光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传统T8照明灯存在以下不足:1、光效低,一般为40流明/W左右;2、无反光套、光度照差;3、寿命短,一般为1000小时左右。
现有LED T10节能灯外壳使用PC管及铝基板,成本高、热量大、显色性差、易炫光等缺点;
CCFL冷阴极节能T10荧光灯具有显色性好、亮度高、光效高、寿命长(40000小时)、节能、节电、节成本、可调光范围广、高开关次数等优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显色性好、亮度高、光效高、寿命长(40000小时)、节能、节电、节成本、可调光范围广、高开关次数优势与功率因素高的CCFL冷阴极节能荧光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及新结构来实现:
一种CCFL冷阴极节能荧光灯,包括灯座、PC灯管支架、灯管、灯外壳、电路板、灯筒座与玻璃外管,灯筒座位于灯座内,灯管的两端安装在灯筒座上,玻璃外管安装在灯管外,电路板安装在PC灯管支架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上设有若干支撑卡座。
所述灯管采用串联连接。
所述灯外壳为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照明灯具有以下优点:1、光效高,可达85lm/W;2、采用纳米材质,反光效果可以达98%以上;3、有卡座支撑点,固定灯管,以防掉下来或变形、松动;4、外壳使用玻璃管,成本低,透光性好,可达98%以上;5、发光体采用CCFL灯管,寿命长达40000小时、显色性好、可调光范围广、开关次数高可达5000万次以上等优点;6、CCFL灯管采用两支串联结构,安装方便;7、可根据客户要求任意调色温;8、显示指数达到86%以上;9、功率因素高,达到95%以上;9、宽电压(交流85V~交流265V)工作;10、开光次数可达五千万次;11、不炫光、12、灯头盖与灯头采用卡扣方式连接,方便拆卸、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照明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照明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照明灯一种CCFL冷阴极节能荧光灯,包括灯座1、PC灯管支架、灯管2、灯外壳3、电路板4、灯筒座5与玻璃外管,灯筒座位于灯座内,灯管的两端安装在灯筒座上,玻璃外管安装在灯管外,电路板安装在PC灯管支架内。灯管上设有若干支撑卡座6。灯管采用串联连接,灯外壳为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照明灯具有以下优点:1、光效高,可达85lm/W;2、采用纳米材质,反光效果可以达98%以上;3、有卡座支撑点,固定灯管,以防掉下来或变形、松动;4、外壳使用玻璃管,成本低,透光性好,可达98%以上;5、发光体采用CCFL灯管,寿命长达40000小时、显色好、可调光范围广、开关次数高等优点;6、CCFL灯管采用两支串联结构,安装方便;7、可根据客户要求任意调色温;8、显示指数达到86%以上;9、功率因素高,达到95%以上;9、宽电压(交流85V~交流265V)工作;10、开光次数可达千万次;11、不炫光、12、灯头盖与灯头采用卡扣方式连接,方便拆卸、维修。
CCFL冷阴极节能荧光灯的组装次序如下:
1、纳米反光板黏贴与PC灯管支架之上,并留有安装CCFL灯管卡位的孔;
2、CCFL灯管通过CCFL灯管卡扣固定在纳米反光板粘贴与PC灯管支架的合成体上;
3、CCFL驱动电源板安装在PC灯管支架内部;
4、将工位2和工位3组合成一体;
5、将以上4工位组成的整合体装与玻璃外管内部并安装灯头;
以下为LED T10节能灯与普通T8荧光灯、CCFL冷阴极节能T10荧光灯与普通T8荧光灯相对比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能波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能波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4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