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六类高阻燃环保数据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94147.3 | 申请日: | 2011-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5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蔡如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特恩驰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5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56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六类高 阻燃 环保 数据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六类数据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各大工矿企业、智能楼宇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电缆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目前在作为主要信号传输的数据电缆。电缆像人体的血管和神经系统一样遍布到处。控制、测量、信号等各种用途电缆将各种功能设备联在一起,把社会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由于大量使用电缆,加之很多电缆本身不具备阻燃和环保等特性,电缆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作为布线行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电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
目前市场的很多六类数据电缆,不具备阻燃特性和环保要求,甚至连最简单的单根燃烧试验以及低卤的要求都不能满足,这样的电缆充满我们的周围,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许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尽量按照标准要求的最低下限生产,甚至很多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如减少外被厚度,这就直接影响到电缆的阻燃性能和电气性能。另外,企业也不愿意花代价去寻找更环保、阻燃性更高的原材料替代目前使用的材料,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阻燃性能的六类数据电缆。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六类高阻燃环保数据电缆,包括对绞线和对绞线外设置的外护套,在电缆的中心设置有截面为“十”字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将对绞线分割排列,所述填充物和外护套采用高阻燃环保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十字填充物和增加护套的厚度,都可以提升电缆的电气性能。而十字填充物作为骨架和护套材料均选用高阻燃环保的材料,是使得电缆在火 灾时能有效抑制火焰燃烧和有毒有烟气体的释放。
本实用新型保证电缆的燃烧性能和电气性能,也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的要求,完全符合ROHS和REACH。
该电缆选用合适的阻燃环保材料配合合理的工艺,生产工序和正常电缆一样,不影响其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电缆完全可以满足市场上高阻燃和环保电缆的需求,其阻燃性能可以通过燃烧试验标准IEC60332-3中的A类的燃烧试验,即电缆成束后垂直存放,燃烧30分钟后,从着火处到延燃的最高处低于2.5m。电缆还符合ROHS和REACH最新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六类高阻燃环保数据电缆对绞线103,每个对绞线103由一对铜单线绞合形成,铜单线包括铜芯101及其通过挤塑机挤出包覆于铜芯101之外的高密度聚乙烯(以下简称:HDPE)绝缘层102。
电缆中心设置有截面为“十”字的填充物104,其由高阻燃环保的材料通过挤出机挤出形成。
电缆上还设置撕裂绳105,用于剥护套时候使用。外护套106是用挤出机挤出的高阻燃环保护套材料。
电缆外护套106和中间填充物104均选用高阻燃环保护套料,其中外护套106料的氧指数达到51,填充物104的氧指数为40。高阻燃环保十字填充物104用于间隔线对,尺寸为宽度5.0mm厚度为0.45mm,用于提高电缆的电气性能,外护套106厚道达到0.9mm是正常电缆厚度的1.8倍,用于提高阻燃性能以及有效间隔线缆间的距离,提高电缆间的远端串扰和近端串扰的性能。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特恩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特恩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4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六类非屏蔽数据电缆
- 下一篇:一种耐火、耐高低温燃气发电机组用电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