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T防护眼罩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94052.1 | 申请日: | 201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0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戴明德;周代全;陈伟;蔡萍;黎川;黄学全;梁勇;王新;王庆;何昆高;文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A61B6/03;A61B6/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赵秉森 |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t 防护 眼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放射检查设备配合使用的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CT防护眼罩。
背景技术
CT即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部位的X线,转变为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处理。在被检测者进行头部灌注检查时,需要在一个固定部位连续环绕扫描数十次,视网膜对放射线特别敏感,眼睛接受大量X射线会导致眼皮炎、结膜炎和白内障等疾病,目前没有相应的设备来防护这种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CT检查时保护眼球免受射线照射的CT防护眼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CT防护眼罩包括一根环形防辐射带,所述防辐射带的宽度为3厘米。由于头部灌注是以人体为轴环形绕头扫描,射线会穿透头部到达眼球,甚至能从后脑勺到达眼球,故头部上眼球位置所在的一圈都需保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根防辐射带,所述的防辐射带首尾相连呈一个环形。为保证所述环形防辐射带能遮挡住眼球的上下径,环形防辐射带的宽度3厘米。使用时将其戴在头上,遮住眼睛部位的一圈。
上述技术方案的的特点是:能在CT检查时尽量避免眼球接触射线。
进一步,所述的环形防辐射带上设有可调整其长度的装置,如粘扣带、插扣、日字扣等。此特征有助于CT防护眼罩调整大小,以适应不同头部大小的人。
进一步,所述环形防辐射带上设有透明防辐射材料罩片,所述罩片两端分别使用防辐射带连接。CT检查时把CT防护眼罩戴到被检测人头上,罩片位于眼部,不影响被检测人在检查时的视觉。此特征能消除被检查者因看不到外界而带来的恐惧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用铅胶皮制成环形防护带1,环形防护带1的宽度为3厘米,环形防护带1上设有粘扣带2,环形防护带1通过粘扣带2两端相连。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透明铅玻璃制成的曲面条形的透明防辐射材料罩片3,罩片3的宽度为3厘米,罩片3的中部设有鼻梁软垫,支撑罩片重量,罩片3两端分别与环形防护带1的两端连接,环形防护带1的宽度为3厘米,环形防护带1上设有粘扣带2,环形防护带1通过粘扣带2两端相连。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将玻璃罩片制为更符合人面部轮廓的形状,或是将所述的粘带扣改为插扣、日字扣等,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4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运式担架的门形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设有收音机的冰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