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跟踪连续供水太阳能灶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3899.8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5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吕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顺 |
主分类号: | F24J2/02 | 分类号: | F24J2/02;F24J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 代理人: | 谢亮;王志刚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跟踪 连续 供水 太阳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灶,特别是一种自动跟踪连续供水太阳能灶。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紧张和温室效应问题的愈演愈烈,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一种清洁的且可长久利用的新型能源,来逐步取代现在社会严重依赖的石油能源和煤炭能源。太阳能不会污染环境,处处皆有,无需开采运输,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太阳能灶是利用太阳辐射,通过聚光获取热量进行炊事烹饪的一种装置,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太阳能灶最初问世至今已有很长时间,但是由于其制造成本、维护费用、易用性、使用效率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其推广普及受到限制。
申请号为200920147694.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使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自动追光太阳能灶。该太阳能灶包括:炊具支撑架、聚光反射镜、聚光镜支撑架、太阳能灶底座。所述太阳能灶还包括:自动追光驱动装置、追光传感器、太阳能发电储能装置以及微控制器和电机驱动电路。此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自动追光驱动装置和自带的太阳能电池等机电装置,因此能够自动地实现太阳能灶的追光动作;而且由于采用了其本身自带的太阳能电池对自动跟踪电路进行供电,使其彻底摆脱市电供电或者蓄电池供电带来的弊病。
然而,由于该太阳能灶的结构特点,其聚光后加热的区域有限,进而导致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热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跟踪连续供水太阳能灶,其克服了现有太阳能灶因聚光后加热区域有限而导致的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热水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跟踪连续供水太阳能灶,其包括姿态调整机构、支架部分、底座、反光镜、加热管。所述姿态调整机构进一步包括定位架、自动追光装置、调节螺杆。所述支架部分进一步包括主支架、主轴、加热管支架、固定杆一、固定杆二。所述定位架包括一个离合器和两个与离合器固定的连接端。所述主支架与所述底座依靠主轴铰接。所述反光镜固定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自动追光装置设置在主支架的最高侧的中间位置,以保证太阳位置计算的准确。所述加热管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架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管固接,且所述加热管的位置与所述反光镜的焦点线重合。所述固定杆一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定位架的一个连接端以铰链方式连接。所述定位架的另一个连接端与减速电机固接。所述固定杆二的一端与所述主支架固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调节螺杆依靠螺纹旋合所述定位架的离合器,并与所述减速电机啮合。所述自动追光装置与所述减速电机通过电线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离合器采用一个离合式螺母。
优选的是,所述加热管具有一个冷水进入端和一个热水排出端,且在两个端口上对接有长橡胶管。这样的优点是,太阳能灶的主支架在旋转过程时加热管跟随旋转,而橡胶管可以实现弹性变形,能够防止加热管在旋转时破裂。
优选的是,所述加热管长50米,所述加热管半径为8厘米,所述反光镜面积不少于100平米。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跟踪连续供水太阳能灶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在短时间内连续提供热水。与此同时,本太阳能灶实现了对其主支架姿态的自动调整。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便于理解,现在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跟踪连续供水太阳能灶的正视图。为了简明起见,所述正视图不示出太阳能灶的反光镜。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跟踪连续供水太阳能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跟踪连续供水太阳能灶的定位架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底座,2.主支架,3.主轴,4.加热管支架,5.加热管,6.离合器,7.固定杆一,8.反光镜,9.固定杆二,10.调节螺杆,11.减速电机,12.定位架,13.自动追光装置,14.冷水进入端, 15.热水排出端,16.连接端一,17.连接端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所采用的描述方位的词语“上”、“下”、“左”、“右”等均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基于附图中图面所示的方位而言的,在实际装置中这些方位可能由于装置的摆放方式而有所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顺,未经吕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38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LED壁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