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蒸汽发生器管束的抗震条装配辅助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93711.X | 申请日: | 201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7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宝;奚金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 地址: | 20103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蒸汽 发生器 管束 抗震 装配 辅助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蒸汽发生器管束的抗震条装配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管束是一种“给环”设计,它通常由安装在管板上的4640根690合金材质的U型管组成,并呈正方形排列,每根U型管的外径为Φ19.05mm,管板上安装U型管的管孔间距为27mm,其总热交换面积为5631m2,管束距管板二次侧高为10604.5mm。
一般,管束组件由8块管子支撑板、1块流量分配板以及3层U型抗震条支撑。然而由于蒸汽发生器体积大、物体重、精度高,而抗震条与相邻U型管间间隙又非常小,并且抗震条与保持环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使得抗震条在焊接后产生很大的变形和收缩,这给抗震条与U型管间间隙控制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为此,现在迫切在装配和焊接过程中采取了一些能减小抗震条与U型管间变形和收缩的手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抗震条装配工装,以有效完成抗震条的装配,并减小抗震条与U型管间变形和收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蒸汽发生器管束的抗震条装配辅助工装,所述蒸汽发生器管束包括若干按矩阵形式排列的U型管,且每两列相邻的U型管之间分别设有一呈U型的抗震条,所述辅助工装包括设置在所述相邻的两根抗震条且位于它们的对应两端之间的节距块以及用于夹固所述相邻的两根抗震条和它们之间的节距块的夹持工具。
在上述的用于蒸汽发生器管束的抗震条装配辅助工装中,所述夹持工具为一六面体,该六面体的底面设有一用于嵌置所述相邻的两根抗震条和它们之间的节距块的凹槽,其顶面设有一段向下倾斜的楔面,该楔面上设有一用于装配一调节螺钉的螺孔,且该螺孔与水平面成一角度,以使所述调节螺钉的底端伸出所述凹槽一侧壁并顶住所述抗震条。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邻抗震条间设置节距块,并通过夹持工具固定它们之间的位置,从而避免在之后的抗震条与保持环的焊接过程中所引起的抗震条与U型管间变形和收缩的现象,确保抗震条与U型管之间的间隙满足装配要求。本实用新型既能保证技术要求,又具有操作方便、制造简单、加工成本较低、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用于蒸汽发生器管束的抗震条装配辅助工装中节距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一种用于蒸汽发生器管束的抗震条装配辅助工装中夹持工具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蒸汽发生器管束包括若干按矩阵形式排列的U型管1,且每两列相邻的U型管1之间分别设有一呈U型的抗震条2,每根抗震条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用于与保持环3焊接的端帽21。
本实用新型,即一种用于蒸汽发生器管束的抗震条装配辅助工装,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抗震条2且位于它们的对应两端之间的节距块4以及用于夹固相邻的两根抗震条2和它们之间的节距块4的夹持工具5,其中:
夹持工具5为一六面体,该六面体的底面设有一用于嵌置相邻的两根抗震条2和它们之间的节距块4的凹槽51,其顶面设有一段向下倾斜的楔面,该楔面上设有一用于装配一调节螺钉6的螺孔52,且该螺孔52与水平面成一角度α(角度α一般为20度),以使调节螺钉6的底端伸出凹槽51一侧壁并顶住抗震条2,从而使抗震条2和节距块4被夹固在凹槽51中。
节距块4的尺寸设计应根据蒸汽发生器管束的实际尺寸(本实用新型的节距块4在实际设计中具备了8种规格以适应不同尺寸的U型管1的需要),并在制造方面要保证公差要求,另外,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将节距块4靠近U型管1安置,并且直接通过夹持工具5在抗震条2上施加增值紧力(该增值紧力的方向与节距块4在同一直线上)即可。
由于对于每根要扎紧和焊接的抗震条2,其与保持环3的最终位置需按抗震条2的装配图定位,即抗震条2与U型管1之间的间隙应满足装配要求,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可将抗震条2与U型管1之间的间隙调整到要求位置,并保证该位置的准确度,从而避免因抗震条2与保持环3的焊接而引起的抗震条2与U型管1间变形和收缩的情况;另外,在每根抗震条2与保持环3扎紧和焊接后可通过将最靠近节距块4的U型管1轻轻推向位于其一侧的抗震条2,并用塞尺测量U型管1与位于其另一侧的抗震条2之间的间隙x的方式,来检验抗震条2的装配位置是否达到要求。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37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