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整体链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92732.X | 申请日: | 2011-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0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霍英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5/30 | 分类号: | F16H55/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整体 链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安装在曲轴上的多功能整体链轮。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振动并使扭矩得以更好的传输,发动机上都配备了平衡轴,以增加整车的舒适性。平衡轴一般是靠装配在曲轴上的齿轮经链条传动的,而机油泵、凸轮轴也是靠曲轴上齿轮经链条传动的。上述三个装配在曲轴前端的齿轮都是单独分开的零件,并在生产过程中是单独加工的,每个齿轮上要加工定位销进行定位。在加工过程中,每个齿轮都会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轴向误差,这样当三个齿轮都装配到曲轴前端时,在轴向方向上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叠加公差,使装配在曲轴上的链轮与所要驱动的链轮不在同一平面上(比如:凸轮轴正时齿轮与曲轴正时齿轮),从而使链条也不在同一平面上,链条受力会偏离中心面,出现偏磨现象,链条、链轮和导轨寿命缩短,长期运转会使正时出现偏差,而相位偏差将直接影响着整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整体链轮,以减少装配误差,从而减少各链轮与其驱动齿轮之间的偏磨现象,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及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整体链轮包括中央具有轴孔的本体,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定位键,所述本体的轴向上设置有平衡轴链轮、曲轴正时链轮和机油泵链轮,关键在于所述平衡轴链轮、曲轴正时链轮、机油泵链轮与本体是一体制成的。
装配时将定位键与曲轴的定位槽对准拟合,并通过轴孔拧紧螺栓即可,装配方便可靠。定位键在保证对准正时的同时,可有效的防止链轮在受到大扭矩时,绕曲轴打滑,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将三个链轮紧凑的结合到一起并与本体一体制成,使整机横向尺寸减小,并减小了多个链轮的轴向叠加误差,且轴向窜动易控制,因此增加了链轮的稳定性,改善了整车NVH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轴链轮、曲轴正时链轮、机油泵链轮中至少有两个相邻链轮的齿数和节距相同。这样可以首先加工的齿数和节距相同的两个链轮,再加工其余的链轮,可以减少加工难度,使加工工序变得简单,便于加工,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的两端均突出于其端部链轮所在的平面,不仅可以避免螺栓拧紧时会挤压到端部链轮上的链条,还可以防止端部链轮上的链条与缸体侧发生摩擦。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轴链轮、曲轴正时链轮、机油泵链轮中相邻链轮之间相距预定间隔,以避免相邻链轮之间的链条发生碰撞及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整体链轮将三个链轮紧凑的结合到一起并与本体一体制成,加工装配方便,易定位,轴向叠加误差小,可有效减少各链轮与其驱动齿轮之间的偏磨现象,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整体链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整体链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整体链轮包括本体1,本体1上沿轴向依次布置有平衡轴链轮2、曲轴正时链轮3以及机油泵链轮4。平衡轴链轮2、曲轴正时链轮3以及机油泵链轮4的轮盘上分别布有轮齿,用来与链条拟合,以通过链条分别驱动平衡轴、凸轮轴、机油泵。平衡轴链轮2与曲轴正时链轮3之间是第一轴颈5,可避免运转时平衡轴链轮2上的链条与曲轴正时链轮3上的链条发生碰撞及摩擦;曲轴正时链轮3与机油泵链轮4间是第二轴颈6,同样防止运转时曲轴正时链轮3上的链条与机油泵链轮4上的链条发生碰撞及摩擦;机油泵链轮4的外侧是突出于机油泵链轮4所在平面的第三轴颈7,可以有效避免螺栓拧紧时挤压到机油泵链轮4上的链条,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在平衡轴链轮2的外侧布置有突出于平衡轴链轮2所在平面的凸台8,用来防止平衡轴链轮2上的链条与缸体侧发生摩擦,凸台8上布置有定位键9,用来与曲轴前端定位孔配合定位。本体1的中央设有轴孔10,可通过螺栓拧紧在曲轴上。
平衡轴链轮2、曲轴正时链轮3以及机油泵链轮4均采用热处理工艺,增加了硬度,减少磨损。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布置、加工以及齿轮间的传动比关系,曲轴正时链轮2布置在平衡轴链轮2与机油泵链轮4之间,其中曲轴正时链轮3与机油泵链轮4的齿数和节距相同。在加工时,曲轴正时链轮3与机油泵链轮4的轮齿可同时加工,然后再加工出第一轴颈5、第二轴颈6以及第三轴颈7,最后加工平衡轴链轮2,以大大减少加工难度与时间。同时第一轴颈5,第二轴颈6以及第三轴颈7的长度(即相邻两链轮之间的间隔)要保证装配上链轮后,相邻链条间的间隙在1.5mm左右,两个链条间的间距太大会使设计不紧凑,不易布置,间距太小会使链条间发生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27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