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移动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92519.9 | 申请日: | 2011-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雯;俞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雯;俞烽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F21V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635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移动电源,具体是指一种集车载充电器、移动电源、手电筒于一体的多功能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当中,车载充电器只能实现电压转换,将汽车12/24V输出电源转为5V输出电源,以便给MP3/MP4/手机等数码产品充电,其功能比较单一。当汽车无输出电压时、或者离开汽车后便无法给MP3/MP4/手机等数码产品充电。因此,针对现在市面上车载充电器、手电筒普遍存在的功能单一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技术改进,以手电筒为原型融入车载充电器与移动电源从而形成一个新型多功能产品成为了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多样,使用方便的多功能移动电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移动电源,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的一端设有车载输入插头,另一端设有照明灯,主体上设有输出插口,主体中设有电压转换电路和蓄电池,所述的车载输入插头输入的电流经电压转换电路进行电压转换后再输出给输出插口和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输出电流给照明灯与输出插口。
所述的主体为棒状,主体由上主体和下主体两部分组成,照明灯和输出插口设在上主体上,车载输入插头设在下主体上,上主体和下主体是斜面相接的,在上主体的斜面中心上垂直设有转轴,在下主体的斜面中心上垂直设有转轴孔,转轴设置在转轴孔内。
所述的转轴外周设有卡齿,所述的转轴孔内周设有内齿环,所述的卡齿与内齿环的内齿相卡合。
所述的下主体的斜面上设有以斜面中心为圆心的弧形滑槽,弧形滑槽的长度为半圆周,所述的上主体的斜面上设有可在弧形滑槽中滑动的导向定位滑块。
所述的上主体和下主体是45度斜面相接的。
所述的车载输入插头外设有护套。
所述的车载输入插头的外周上设有凸条,所述的护套内周设有可与凸条相扣合的若干个凸起。
所述的护套的底部设有强力磁铁。
所述的护套的底部设有指南针。
所述的蓄电池和照明灯之间设有按键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集成了车载充电器、移动电源、LED强光手电筒三种产品的功能,可以通过汽车12/24V电源为MP3/MP4/手机等数码产品充电,还可以通过内置电池为MP3/MP4/手机等数码产品充电,配备的大功率LED灯可以提供日常照明功能。该产品具有款式新颖、功能齐全、携带方便等优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移动电源的立体图。
图2是多功能移动电源的护套与车载输入插头的立体装配图。
图3是多功能移动电源的上主体和下主体相互垂直的立体图。
图4是多功能移动电源的爆炸图。
图5是下主体的立体图。
图6是上主体的立体图。
在图1至图6中包括:主体1、上主体1a、下主体1b、车载输入插头2、照明灯3、输出插口4、电压转换电路5、蓄电池6、转轴7、转轴孔8、卡齿9、内齿环10、弧形滑槽11、导向定位滑块12、护套13、凸条14、凸起15、强力磁铁16、指南针17、按键开关18、指示灯19、挂绳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雯;俞烽,未经陈雯;俞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2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蚀刻溶液
- 下一篇:微波气流床两段式生物质气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