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复卷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92065.5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9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翁学宗;张继武;黄进钱;郑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5/06 | 分类号: | B65H35/06;B65H67/06;B65H16/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复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的复卷机械,特别涉及保鲜膜类的全自动复卷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整卷的薄膜生产完毕后,还需要通过分卷成小筒,进行销售,如市场上的保鲜膜就是一种,它需要将整卷的保鲜膜进行复卷,形成小筒,再进行销售。这些薄膜的一面都具有粘性,进行复卷后,其粘性的一面被卷在内部。目前用来对这些薄膜进行复卷的比较少。查中国专利数据库,其中一授权公告号为CN201761953U,名称为一种复卷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如下内容:一种复卷机,其包括:机架,依次设在该机架上的用于上料的卸卷主动轮,用于承接卸卷主动轮卷入的薄膜或薄式塑胶片材的第一光导轮、用于将所述薄膜或薄式塑胶片材进行扩展的扩展轮、用于将经过压花的薄膜或薄式塑胶片材卷出的第二光导轮、用于将经过第二光导轮卷出薄膜或薄式塑胶片材收卷的卷取组,其特征在于,该种复卷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光导轮和所述卷取组之间、用于将经过第二光导轮卷出薄膜或薄式塑胶片材冷却的铁氟龙冷却辊轮。这种结构的复卷机,是用于解决薄膜在收卷时形成水波纹的再次收卷,对于保鲜膜类的薄膜,采用这种复卷机,其工人的劳动强度时很大的,同时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复卷机。
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复卷机,其特征在于该复卷机包括卷筒下放装置、复卷装置、切割装置和放料装置,所述复卷装置具有两根第一摆臂和主动辊,所述第一摆臂安装在第一摆轴上,所述第一摆轴与第一动作机构相连,所述第一摆臂的端部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上设有锥顶,所述主动辊与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卷筒下放装置位于所述复卷装置第一摆臂的上方。
所述卷筒下放装置包括料斗、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料斗内,并在料斗出料口的上方,所述挡板与第二气缸的推杆连接,在所述料斗的出料口下放设有与卷筒匹配的弧形托板。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两根第二摆臂和第二摆轴,所述第二摆臂安装在所述第二摆轴上,所述第二摆轴与第二动作机构相连,所述两根第二摆臂之间连接有电热丝。
所述放料装置具有放料架,所述放料架上安装有齿轮,在所述齿轮的下放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与第三气缸的推杆连接。
所述第一动作机构包括第四气缸和第一摆杆,所述第一摆杆的一端与
所述第一摆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气缸的推杆铰接。所述第二动作机构具有第五气缸和第二摆杆,所述第二摆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气缸的推杆铰接。
本实用新型中,将整卷的薄膜置于放料装置上后,其卷筒经过卷筒下放装置卸下后,由复卷装置摆臂上的第一气缸顶住,然后通过第一摆轴的摆动,摆动到与主动辊接触,使得卷筒被动地卷动起来,将薄膜卷上,当薄膜卷到设定的值时,由切割装置将其切割,而后摆臂上的锥顶松开,将复卷好的薄膜落到收料台上收取,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自动化程度极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有关细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摆臂摆动与主动辊接触的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侧牌坊的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侧牌坊的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后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放料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这种全自动复卷机,包括卷筒下放装置、复卷装置、切割装置和放料装置,所述卷筒下放装置包括料斗1、挡板5,所述挡板5位于料斗1内,并在料斗1出料口的上方,所述挡板5与第二气缸4的推杆连接,在所述料斗1的出料口下放设有与卷筒匹配的弧形托板7,卷筒放入料斗1后,通过第二气缸4的控制,拉动挡板5,使得挡板5与料斗1内壁的距离变大,这样,卷筒就落到料斗1的出料口,卷筒落下后,落到出料口下放的弧形托板7上,所述复卷装置具有两根第一摆臂8和主动辊2,所述第一摆臂8安装在第一摆轴9上,所述第一摆轴9与第一动作机构相连,所述第一摆臂8的端部设有第一气缸24,所述第一气缸24的推杆上设有锥顶23,所述主动辊2与一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11、过渡转轴3、第一皮带22和第二皮带17,所述第一皮带22将电机11的转轴与过渡转轴3连接起来,第二皮带17将过渡转轴3与主动辊2连接起来,当电机11工作后,带动过渡转轴3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辊2转动。所述卷筒下放装置位于所述复卷装置第一摆臂8的上方;所述第一动作机构包括第四气缸21和第一摆杆16,所述第一摆杆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摆轴9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气缸21的推杆铰接。第四气缸21的工作,推动第一摆轴9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摆臂8转动,第一摆臂8转动到卷筒下放装置的下方后,第一摆臂8上的第一气缸24工作,推动锥顶23,将卷筒两端顶住,由于卷筒是一种空心的纸筒,所以锥顶23顶住后,卷筒可以沿着锥顶23转动,第一气缸24上的锥顶23顶住卷筒后,第四气缸21再次工作,通过第一摆杆16的摆动,使得第一摆轴9摆动,带动第一摆臂8靠近主动辊2,并逐渐与主动辊2接触。开始工作时,由于放置在放料装置上的整卷薄膜其一面有粘性,像保鲜膜类的薄膜,用手工将薄膜通过主动辊2拉到第一摆臂8上的卷筒上,具有粘性的一面朝上,无粘性的一面与主动辊2接触,薄膜拉到卷动上后,其粘性的一面就与卷筒粘合,然后通过主动辊2的转动,卷筒成为被动辊与主动辊2相向转动,这样薄膜便被复卷到卷筒上,卷筒上的薄膜越卷直径越大,这时第一摆臂8会以摆轴9为支点摆动,使得卷筒与主动辊2保持均匀足够的压力。所述切割装置包括两根第二摆臂10和第二摆轴18,所述第二摆臂10安装在所述第二摆轴18上,所述第二摆轴18与第二动作机构相连,所述两根第二摆臂10之间连接有电热丝(图中未画出)。所述第二动作机构具有第五气缸20和第二摆杆19,所述第二摆杆19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摆轴1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气缸20的推杆铰接。当卷筒上的薄膜卷动到设定的值时,第五气缸20工作,通过第二摆杆19摆动第二摆轴18,使得第二摆轴18上的第二摆臂10摆动,第二摆臂10上的电热丝靠近薄膜,对薄膜进行裁切。此时,复卷装置中第一摆臂8上的第一气缸24工作,使得锥顶23收缩,将复卷好的卷筒放下,卷筒放下后落到收料台6上,进行收取。所述放料装置具有放料架12,所述放料架12上安装有齿轮14,在所述齿轮14的下放设有与所述齿轮14啮合的齿条15,所述齿条15与第三气缸13的推杆连接。由于整卷的薄膜重量较重,因而,将其放置在放料装置上较为困难。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放料装置,可以通过第三气缸13的工作,将放料架12放倒。即第三气缸13的推杆收缩时,带动齿条15内缩,使得齿轮14在齿条15上滚动,将放料架12翻倒,此时只要将整卷的薄膜滚到相应的位置即可,然后,第三气缸13再次工作,使得推杆外推,推动齿条后15,齿轮14内滚,将放料架12翻起。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将整卷的薄膜再次复卷,全部通过自动化完成,当第一次复卷完毕,被切割装置切断后,复卷装置的第四气缸21工作,将第一摆臂8摆动到卷筒下放装置的下方;同时,卷筒下放装置的第二气缸4工作,其推杆带动挡板5回缩,使得料斗1内的卷筒又落下一个到弧形托板7上,等待复卷装置的第一摆臂8到位。由于第一摆臂8上的卷筒离开主动辊2后,放料装置上的薄膜无法被牵引,因此不会过长的落到主动辊2的下方,当第一摆臂8带着卷筒再次与主动辊2接触时,薄膜有粘性的一面随即贴在卷筒上,再次进行复卷,如此循环工作。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其自动化程度极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建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2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屋檐接水槽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饮料罐开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