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小刀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91877.8 | 申请日: | 201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程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江市金前程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6B1/02 | 分类号: | B26B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何淑珍 |
| 地址: | 529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小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小刀。
背景技术
目前的折叠小刀,正常使用时,刀体是垂直折合的,即从柄体的背部向柄体的腹部折合,为了防止使用时刀体受重力作用而折合,需要设置固定机构等,即使如此,刀体在折合过程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而且该类折叠小刀的刀体折合或打开一般需要双手操作,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刀体从柄体侧面打开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高的折叠小刀。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叠小刀,它包括有刀体和柄体,柄体由上、下框边以及位于两框边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连接钉组成,刀体根部通过销钉设置于柄体前端的上、下框边之间与框边活动铰接,所述上、下框边的同侧设置有一侧板与两框边固定,在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上、下杠杆,两杠杆之间设置有弹簧,上、下杠杆的前端分别跨越上、下框边弯曲形成限制刀体转动的锁定部。
上述弹簧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侧板上,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杠杆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刀体从柄体的侧面打开,即使碰到使用者也不会造成伤害,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适合刀体上、下边同时开刃口,左右手使用起来不会有任何影响,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锁定结构设置也很巧妙,操作起来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杠杆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刀体打开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折叠小刀,它包括有刀体2和柄体,柄体由上、下框边11、12以及位于两框边之间起连接作用的连接钉组成,刀体2根部通过销钉3设置于柄体前端的上、下框边11、12之间与框边活动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框边11、12的同侧设置有一侧板13与两框边固定,在侧板13上分别设置有上、下杠杆41、42,两杠杆尾部之间设置有弹簧6,该弹簧6通过连接件固定在侧板13上,而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上、下杠杆41、42相接,上、下杠杆41、42的前端分别跨越上、下框边11、12弯曲形成限制刀体转动的锁定部5。
在刀体2处于折合状态时,因锁定部5限制了刀体2的运动使得刀体2不能打开。这时只需通过对上、下杠杆41、42的尾部施加作用力使得两杠杆前端移动,位于杠杆前端的锁定部5离开刀体即可使刀体2可以自由打开。
同理,刀体2处于打开状态时,锁定部5同样限制了刀体2的运动使得刀体不能折合。这时同样是过对上、下杠杆41、42的尾部施加作用力使得两杠杆前端移动,位于杠杆前端的锁定部5离开刀体即可使刀体2可以自由折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江市金前程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阳江市金前程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1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