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介入治疗导管操作训练教学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91863.6 | 申请日: | 201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0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G09B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治疗 导管 操作 训练 教学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入治疗导管操作训练教学模型,属于医疗教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介入治疗是目前常见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主要用于癌症、血栓的治疗。学习介入治疗的导管操作是该项手术治疗的基本技能,以前的练习只能在医院临床手术现场,由老师操作并向学生讲解,学生不可避免受到X线的辐射。介入治疗设备从医院实际工作上直接用于操作训练教学是不便的,学生无法在实验室亲自动手实践介入治疗导管操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入治疗导管操作训练教学模型,可以解决目前介入治疗导管操作训练教学中存在的学生无法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实际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介入治疗导管操作训练教学模型,包括主机、监视器和导管,主机由治疗床板、透明人体血管模型、暗箱、摄像头、照明灯和固定安装在治疗床板底面的治疗床柱组成,治疗床板上放置有透明人体血管模型,暗箱罩在透明人体血管模型上方;监视器与摄像头电连接。
工作原理:罩在透明人体血管模型上方的暗箱用来仿真透明人体血管模型的皮肤,构建一个类似实际介入治疗时人体内部的不可见环境,达到仿真效果,同时使用照明灯可增加暗箱内部的亮度,增强监视器的屏幕显示;操作时导管会从血管入口进入透明人体血管模型,摄像头记录导管在血管中的移动情况,同时用肉眼也可以直接看到导管在血管中的运行情况,监视器用来监控导管操作过程,并引导操作者进行导管正常操作,实现介入治疗导管操作训练仿真教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无需使用X线机器,不会产生X线;学生无需到医院现场,在不影响医院工作、不受X线辐射的情况下,可直接在实验室完成介入治疗导管操作训练教学;同时可以组织多组实验,实现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介入治疗导管操作,使操作训练变得简洁、方便、经济、直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主机,1-1、摄像头,1-2、暗箱,1-3、治疗床柱,1-4、照明灯,1-5、透明人体血管模型,1-6、治疗床板,2、监视器,3、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机1、监视器2和导管3,主机1由治疗床板1-6、透明人体血管模型1-5、暗箱1-2、摄像头1-1、照明灯1-4和固定安装在治疗床板1-6底面的治疗床柱1-3组成,治疗床板1-6上放置有透明人体血管模型1-5,暗箱1-2罩在透明人体血管模型1-5上方;监视器2与摄像头1-1电连接。
罩在透明人体血管模型1-5上方的暗箱1-2用来仿真透明人体血管模型1-5的皮肤,构建一个类似实际介入治疗时人体内部的不可见环境,达到仿真效果,同时使用照明灯1-4可增加暗箱1-2内部的亮度,增强监视器2的屏幕显示。
操作时导管3会从血管入口进入透明人体血管模型1-5,摄像头1-1记录导管3在血管中的移动情况并传送到监视器2用于显示,监视器2用来监控导管3操作过程,并引导操作者进行导管3正常操作,实现介入治疗导管操作训练仿真教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医学院,未经徐州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18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