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压式储棉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91601.X | 申请日: | 2011-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7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杜爱蕊;周启龙;倪敬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G21/00 | 分类号: | D01G21/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式储棉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涉及纺织机械清梳联系统中的储棉箱,具体说是一种气压式储棉箱。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清梳联系统设备中的储棉箱上通常需要一台纤维分离器进行棉气分离,以达到分离输送气流、储存一定量的纤维原料、保证系统连续稳定的给下工序供棉。目前国内外的清梳联系统储棉箱上的纤维分离器分为无动力凝棉器和有动力凝棉器两种,这两种纤维分离器都要根据储棉箱的形状和高度进行配置和连接。而且,无动力凝棉器通过原料的抛送或旋转分离气流,容易形成棉结,降低纤维原料的工艺性能;有动力凝棉器需要剥棉罗拉从尘笼上剥取原料后落棉,即造成棉结增加又需要驱动剥棉罗拉和尘笼的动力,浪费能源,故障率高。
因此,本技术领域亟待发明一种气压式储棉箱,其结构简单,可以利用储棉箱的自身结构进行棉气分离,不需要专门的纤维分离器,简化系统配置,消除设备故障点,节约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气压式储棉箱,其结构简单,利用储棉箱的自身结构进行棉气分离,不需要专门的纤维分离器,简化系统配置,消除设备故障点,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压式储棉箱,包括储棉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棉箱包括长方体形的外箱体,外箱体内的中间竖向设置两块网眼板,由两块网眼板与外箱体内壁形成储棉腔室,在两块网眼板外侧对称设置两块分隔板,在外箱体内形成两条U形排气通道;在外箱体顶部设置一配棉箱,所述配棉箱箱体中间设置原料通道和排风通道,原料通道一端为原料入口,原料通道的出口连通其下方的储棉腔室,所述排风通道一端与所述U形排气道连通,排风通道另一端的出风口与一排风调节管的补风口相对设置并留有间隙。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两块网眼板与外箱体为可拆卸式连接。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块分隔板下端与外箱体底面留有一定间隙。可根据储棉箱内的落棉情况调整形状及位置。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箱体前面对应储棉腔室位置设置透明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原料直接下落,在储棉箱中泄压排气,减少了专用纤维分离器产生的索丝和棉结,提高了原料的工艺性能;
2.气流从分隔板的下方被吸走,对下落的纤维形成向下的吸力,有利于形成密实的筵棉层,提高棉箱的储棉量;
3.可以通过调节分隔板的形状或位置实现落棉的横向均匀度,对下工序的连续均匀供棉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4.可以通过调节排风调节管的补风口实现对储棉箱内负压的控制,使储棉箱内保持合理的压力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压式储棉箱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面图。
图中,1为配棉箱,2为外箱体,3为储棉腔室,4、5为网眼板,6、7为分隔板,8、9为U形排气通道;10为原料入口,11为排风通道,12为补风口,13为排风调节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压式储棉箱的实施例,储棉箱包括长方体形的外箱体2,外箱体2内的中间竖向设置两块网眼板4、5,由两块网眼板4、5与外箱体2内壁形成储棉腔室3。在两块网眼板4、5的外侧对称设置两块分隔板6、7,所述的两块分隔板6、7的下端与外箱体2的底面留有一定间隙,在外箱体2内形成两条U型排气通道8、9。所述的两块分隔板6、7可根据储棉箱内的落棉情况调整形状及位置。在外箱体2顶部设置一配棉箱1,所述配棉箱1箱体中间设置原料通道和排风通道11,原料通道一端为原料入口10,原料通道的出口连通其下方的储棉腔室3。所述排风通道11一端与U形排气通道8、9连通,排风通道11另一端的出风口与一排风调节管13的补风口12相对设置并留有间隙。所述的两块网眼板4、5与外箱体2为可拆卸式连接。为便于观察储棉腔室3内的落棉的情况,在外箱体2前面对应储棉腔室3位置设置两个透明观察窗。
纤维原料通过原料通道的原料入口10直接进入储棉腔室3,输送气流通过网眼板4、5,从分隔板6、7的下方被吸走,U形排气通道8、9与排风通道11相通,经过排风调节管13将输送气流排入清梳联滤尘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91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