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高楼安全逃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9344.6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6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忠;牛广文;丑帅军;古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少忠 |
主分类号: | A62B1/16 | 分类号: | A62B1/1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曾琦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高楼 安全 逃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救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物发生紧急情况时,实现安全匀速地从高处降落进行逃生的便携式高楼安全逃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高层商务楼、高层住宅楼、高塔等)已经成为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高层建筑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发生时,不便于人们的逃生,从而使得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和紧急救援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困惑。
现有技术中,通常用于高层建筑的救生装置,一般只能用于十层以下楼层的灭火和救援工作,而且这类救生装置的下降速度也较快,通常在2.0m/s以上,因此安全性较差;而在现有技术中即使最先进的进口消防设备的最高作业高度也只能为30层的楼层,然而这种设备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操作繁琐,一般的高层建筑也极少配备,所以一旦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对居住、工作在高层建筑的人们而言,不但是会造成财产的损失,更严重的是直接威协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提供一种安全稳固可靠,能够在紧急状况下快速逃生,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便携式高楼安全逃生器,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安全稳固可靠,能够在紧急状况下快速逃生,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便携式高楼安全逃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便携式高楼安全逃生器,包括有:
壳体,所述壳体由法兰盘与法兰外盖组成;
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法兰盘中心设置的第一轴孔、并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法兰盘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法兰外盖中心设置的第二轴孔、并通过第二轴承与所述法兰外盖连接;
刹车轮毂,所述刹车轮毂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转轴配合连接,所述刹车轮毂的外圆周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刹车轮毂,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外;
离心制动机构,所述离心制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刹车轮毂、并沿所述壳体的内侧的圆周均匀分布设置,所述离心制动机构包括有离心配重块、离心制动摩擦块和离心预压弹簧,所述离心配重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刹车轮毂的端面活动连接,所述离心配重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离心制动摩擦块固定连接,所述离心预压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刹车轮毂沿所述刹车轮毂的端面向外延伸的弹簧座,所述离心预压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离心配重块;
使用时,上述离心配重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所述离心制动摩擦块与所述壳体的内侧产生摩擦力;
手动制动机构,所述手动制动机构包括有手动制动摩擦片、制动软钢丝拉绳、制动复位弹簧和手动控制扣,所述制动软钢丝拉绳环设于所述刹车轮毂的外圆周,所述制动软钢丝拉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制动软钢丝拉绳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制动复位弹簧、并与所述手动控制扣固定连接,所述手动控制扣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手动制动摩擦片设置于所述刹车轮毂与所述制动软钢丝拉绳之间;
固定锁扣,所述固定锁扣的一端与所述法兰盘连接。
其中,所述离心配重块包括有勺形配重块和柱形连接块,所述勺形配重块的勺柄端与所述刹车轮毂的端面活动铰接,所述勺形配重块的勺头端随所述转轴的旋转而摆动,所述离心预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柱形连接块的一端抵接,所述柱形连接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离心制动摩擦块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离心制动机构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离心制动机构沿所述壳体的内侧的圆周均匀分布设置。
其中,所述离心制动机构设置有三组,所述三组离心制动机构沿所述壳体的内侧的圆周均匀分布设置。
其中,所述手动制动机构还包括有辅助手动控制扣和辅助制动软钢丝拉绳,所述辅助制动软钢丝拉绳的一端与连接所述手动控制扣的制动软钢丝拉绳固定连接,所述辅助制动软钢丝拉绳的另一端穿设所述壳体外设置的凸耳、并与所述辅助手动控制扣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设置有防脱锁扣。
其中,所述壳体设置有把手。
其中,设置有装饰罩,所述装饰罩包覆于所述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便携式高楼安全逃生器,包括有:
壳体,所述壳体由法兰盘与法兰外盖组成;
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轴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法兰盘中心设置的第一轴孔内、并通过第一轴承与所述法兰盘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少忠,未经刘少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9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