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集及显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88126.0 | 申请日: | 201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5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57;G02F1/1335;H05K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金利琴 |
| 地址: | 21521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框架集以及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结构设计简易的框架集及具有此框架集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或是电浆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已逐渐成为显示器产品的主流,而其中又以液晶显示器为目前显示器产品的主流。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会发光,故必须由背光模块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面光源,使得液晶显示器达到显示的效果,并同时获得足够的亮度与对比。因此,以液晶显示器而言,必须将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组装在一起才能实现显示的功能。
一般而言,为了提供面光源,背光模块除了包括有发光光源外,更有导光板等其他构件,因此背光模块需以一背板承载。另外,为了维持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与位置,液晶显示器需利用一胶框将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面板固定于特定的位置上。更进一步而言,为了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挟持在一起,更需要一前框的设置。胶框与背板必须利用特定的卡扣结构相互固定,同样地,背板与前框也需要利用另一特定的卡扣结构固定在一起。因此,背板上至少须设置两个扣爪的结构设计以分别地与胶框以及前框固定。
以目前的设计而言,往往利用冲压的方式制作背板上的扣爪。扣爪的一侧需对应地设置止裂槽破孔以防止冲压过程中背板发生不当的裂隙。背板上的卡扣结构越多,对应的止裂槽破孔也越多。如此一来,外部的脏污、异物等容易由这些止裂槽破孔进入液晶显示器内部,而 造成液晶显示器内部的组件受到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集,可降低异物进入框架集内部的机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模块,不容易因为组装用的框架设计具有太多破孔而有异物进入显示器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框架集,用以组装一显示模块。框架集包括一背板、一胶框以及一前框。背板具有一第一侧壁部。该第一侧壁部包括一平坦壁以及一扣爪,该扣爪连接于该平坦壁并由该平坦壁向外凸伸,该平坦壁具有对应于所述扣爪的一破孔,且所述扣爪具有不与所述平坦壁连接的一第一抵接面。所述胶框具有一第二侧壁部,该第二侧壁部具有一挡止结构,以在所述第二侧壁部构成一缺口,其中所述背板与所述胶框组立在一起时,所述扣爪位于所述缺口中,且所述挡止结构挡住至少部分破孔并具有面向所述扣爪的一第二抵接面,以使该第二抵接面部分地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在一起。前框具有一第三侧壁部,且该第三侧壁部具有一开口以使所述扣爪位于所述开口中。所述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三侧壁部的一第三抵接面,以使该第三抵接面部分地与所述第一抵接面抵接在一起。所述背板、胶框以及前框组立在一起时,所述第二侧壁部位于所述第一侧壁部以及第三侧壁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扣爪由平坦壁向外凸伸的一凸伸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侧壁部以及第三侧壁部的厚度总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扣爪的数量为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二侧壁部的缺口与第三侧壁部的开口至少部分重合,且所述扣爪同时位于所述缺口以及开口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显示模块包括一背光模块以及一显示面板。该背光模块装设于所述背板上,该显示面板装设于所述 胶框上,而所述胶框部分地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之间。所述前框与所述背板挟持所述显示面板、胶框以及背光模块。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块包括一光源、一导光板以及一光学膜片组。该光源以及光学膜片组位于该导光板的不同两侧,且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导光板邻近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此外,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具有相对的一上偏光片以及一下偏光片,且该下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面板邻近于光源的一侧。举例说明,所述显示面板为一液晶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81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眼镜的挂绳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