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牵引转向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7830.4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16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马福聚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金叶;马福聚 |
主分类号: | B60D1/145 | 分类号: | B60D1/145;B62D7/16;B62D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可以实现牵引转向或者是可以实现自身制动转向的转向机构,是牵引转向机构中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类行业发展规模庞大,转向机构在其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大多数转向机构已趋于成熟,但不完善。有些转向机构用途比较单一,无法实现自身的制动转向,只是靠着外界其他装置对其进行牵引而实现转向。另外有些转向机构,只能自身制动转向,不好牵引,在这类转向机构中,多多少少也存在瑕疵,在转向时,两转向轮的内转向角与外转向角或多或少不在同一转向半径上,这样就无法实现纯滚动,增大摩擦,减少车轮使用寿命。因此,在我们考虑到实际工作情况以后,为了避免众多不利因素,我们需要设计出更加合适,用途更加广泛的转向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既能够实现牵引转向,又能够实现自身制动转向,并且还可以实现两转向轮(2)做纯滚动的牵引转向机构。
本发明的实现如下,其局部结构如附图所示,这类牵引转向机构的主要特征为,整体上有一个转向机构(7),连接着牵引转向杆(5),牵引转向杆(5)前端装有一个转向轮(2),转向轮(2)前端有一挂钩(3)。各部分特征及主要功能如下:
1、当转向机构(7)处于外界牵引状态时,在牵引转向杆(5)前端装有一个转向轮(2),如图1所示,处于外界牵引状态。
2、当转向机构实行自身制动转向状态时,将牵引转向杆(5)前端转向轮(2),通过转向节(4)将转向轮(2)升起,如图2所示。
3、本发明的转向机构(7)主要形状为一平行四边形结构,如图3所示。机构由连杆(6)连接着牵引转向杆(5)组成,当机构实行制动状态时,通过主动轴及主动轮(1)带动转向轮(2)转向,在转向的时候,这种结构尽可能的增大转向轮(2)的外转向半径,使其和内转向半径,尽可能处于同一转角半径之下,来实现转向轮(2)的纯滚动,避免车轮的滑动摩擦,如图4所示。
这中牵引转向机构,结构简单,用途广泛,既可以实现自行制动转向,又可以方便外部装置对其进行牵引,并且实现两转向轮(2)的纯滚动状态,避免滑动摩擦,有效的增加了车 轮的使用寿命,及行走机构效率。
本发明适应性强,结构灵活,可以根据具体工作要求制造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牵引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转向轮(2)升起状态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转向机构(7)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内外转向半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例的主要特征如图所示,有转向机构(7),通过转向节(4)连接着牵引转向杆(5),牵引转向杆前端装有一个转向轮(2)。
本实例是这种牵引转向机构处于外界装置牵引状态下。转向机构(7)主要形式为一平行四边形结构,机构由连杆(6)连接着牵引转向杆(5)组成,当转向机构(7)转向时,转向轮(2)转向,在转向的时候,这种结构尽可能的增大转向轮的外转向半径,使其和内转向半径,尽可能处于同一转角半径之下,来实现转向轮(2)的纯滚动,避免车轮的滑动摩擦。
实施例2
本实例的主要特征如图所示,为主动轴以及主动轮(1),带动着转向轮(2)转向,另外牵引转向杆(5)前端的转向轮(2)是升起状态,其它结构和实施例1一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金叶;马福聚,未经赵金叶;马福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78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跳频通信系统跳频间隔的一种盲识别方法
- 下一篇:胶涂覆设备及胶涂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