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电压检测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7739.2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3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范方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0 | 分类号: | G01R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电压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检测电路,尤指一种能够检测输入信号的中间电压的中间电压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所谓中间电压,即当输入信号Vdm+、Vdm-为一组差分信号时,输出信号Vout=((Vdm+)+(Vdm-))/2。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路中将使用到输入信号的中间电压。中间电压可以用来与数字电路配合进行输入信号的二分法处理。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检测输入信号的中间电压的中间电压检测电路。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检测输入信号的中间电压的中间电压检测电路。
一种中间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一第一输入端、一与所述第一输入端相连的第一滤波单元、一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相连的第一电压跟随器、一与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相连的第一电流复制单元、一第二输入端、一与所述第二输入端相连的第二滤波单元、一与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相连的第二电压跟随器、一与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相连的第二电流复制单元及一与所述第一电流复制单元及所述第二电流复制单元相连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一对输入的差分电压信号,所述第一滤波单元与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将接收的差分电压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直流电压信号,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与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将接收到的直流电压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流信号,所述第一电流复制单元与所述第二电流复制单元输出的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为输入电流信号的电流值的一半,所述输出端输出差分电压信号的中间电压。
优选地,所述中间电压检测电路还包括一与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相连的第一电阻、一与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相连的第二电阻及一与所述输出端相连的第三电阻。
优选地,所述第一滤波单元包括一第四电阻、一第五电阻、一第一电容及一第二电容,所述第二滤波单元包括一第六电阻、一第七电阻、一第三电容及一第四电容,所述第一电压跟随器包括一第一比较器及一第一场效应管,所述第二电压跟随器包括一第二比较器及一第二场效应管,所述第一电流复制电路包括一第三场效应管及一第四场效应管,所述第二电流复制电路包括一第五场效应管及一第六场效应管。
优选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一接地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一正相输入端及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比较器的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栅极、漏极及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级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一反相输入端及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源级与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源级共同连接一电源端。
优选地,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及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一正相输入端及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比较器的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栅极、漏极及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栅极,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级连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一反相输入端及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五场效应管的源级与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源级共同连接所述电源端。
优选地,所述第四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场效应管的漏极共同连接所述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接地端。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间电压检测电路能够检测出输入信号的中间电压,电路结构简单,且精确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间电压检测电路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间电压检测电路较佳实施方式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间电压检测电路较佳实施方式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和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7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保护器耐电压检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量六氟化硫开关直流电阻线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