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转子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7535.9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2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廖连莹;王进;雷雯瑨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德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02 | 分类号: | H02K7/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1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转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
背景技术
在当今社会中,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汽车技术也日趋成熟,对于汽车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汽车零部件中的电机大多采用内转子结构的电机,这种结构的电机只能通过增大内转子直径或大幅提高内转子转速来增加其能量的输出,前一种措施浪费材料和空间,后一种措施对电池要求过高很难达到。而且此类结构的电机在受到冲击时由于转动惯量较小而很容易收到波动,甚至突然停止转动,引发不良后果。
在保证电机整体大小适中和耗材较少的情况下,使转子无需很高的转速便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转子电机,以达到在保证汽车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电机转动惯量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为重量分布于外围的外转子机壳套住铁芯柱,外转子机壳内部设有磁瓦,从而利用外转子结构提高电机的转动惯量和输出能量。
所述的外转子机壳的中心设有凸台,从而防止旋转中的铁芯柱从外转子机壳中脱出。
所述的凸台底部设有过渡圆角,保证了铁芯柱与凸台之间的抱紧力和拉拔力。
一种外转子电机,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电机具有以下优点:1、在保证电机整体大小适中和耗材较少的情况下,转子无需很高的转速便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2、发热小,具有较高的转动稳定性,不易因外界干扰产生波动,避免了电机突然失效带来的恶劣影响;3、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外转子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1、外转子机壳;2、磁瓦;3、铁芯柱;4、凸台;5、过渡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重量分布于外围的外转子机壳1套住铁芯柱3,外转子机壳1内部设有磁瓦2,从而利用外转子结构提高电机的转动惯量和输出能量。外转子机壳1的中心设有凸台4,从而防止旋转中的铁芯柱3从外转子机壳中脱出。凸台4底部设有过渡圆角5。
因为外转子的扭矩过大,为了防止旋转中铁芯柱3从外转子机壳1中脱出,外转子机壳1中心拉出的凸台4要保证一定的壁厚,凸台4下的过渡圆角要足够大,才能保证铁芯柱3和凸台4间的抱紧力和拉拔力。因此对材料厚度和冲压技术有一定的要求。
由J=∑mi*ri^2可知,质点离转动轴越,远转动惯量越大,所以外转子结构能在电机整体与内转子电机同等大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转子的转动惯性。使外转子在低速转动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转动惯量,以此减少发热,并增强其转动的稳定性,不易因外界干扰产生波动,避免了电机突然失效带来的恶劣影响。
用外转子结构提高电机的转动惯量,增强其转动的稳定性,节省空间与材料。其外转子机壳1将转子重量分布于电机外围,再加上磁瓦2的重量,使电机在低转速时仍能产生较大的扭矩。为了避免力矩过大造成的铁芯柱3脱出,需要选用适当厚度的铁板冲压成机壳雏形,然后拉出适当厚度的凸台4,并将多余材料挤压至过渡圆角5处,保证过渡圆角5的角度足够大,以此保证铁芯柱3和凸台4间的抱紧力和拉拔力足够大不至于让铁芯柱在高速转动时脱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德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德孚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75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