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刻度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7233.1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2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刻度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进液口段设置刻度的引流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乳腺肿瘤手术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例如,在乳房肿瘤手术过程后,需要用引流管对术后残留物进行引流。现行外科临床普遍使用的引流管为一根普通橡胶软管,只有端部一个进液口,为了增加进液面积,外科医生通常采用在靠近引流管端部的侧壁上用剪刀检出2—3个侧孔,辅助进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在引流管管壁上形成侧孔,直接导致引流管在被剪切部位的连接强度下降,在拔管或者进管时容易造成断裂;有时甚至造成断管部分残留在患者体内而尚不易被医生发现的现象,最后引发二次感染等后遗症,严重时引发医疗事故。
针对上述不足,需探索一种新型引流管,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清晰地确定患者体内引流管的长度,拔管后能够轻松准确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引流管断裂残留的现象,操作即为安全和方便,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刻度引流管,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清晰地确定患者体内引流管的长度,拔管后能够轻松准确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引流管断裂残留的现象,操作极为安全和方便,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刻度引流管,包括引流管管体,引流管管体靠近端口的一段设置刻度线。
进一步,所述刻度的0刻线与引流管管体的端面平齐;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管体由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引流管管体靠近端部的管体上设置进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带刻度引流管,与传统的引流管相比,由于在引流管进液口段设置了刻度线,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清晰地确定患者体内引流管的长度,拔管后能够轻松准确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引流管断裂残留的现象,操作极为安全和方便,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刻度引流管,包括引流管管体1,引流管管体1靠近端口的一段设置刻度线。与传统的引流管相比,由于在引流管进液口段设置了刻度线,使得医务人员能够清晰地确定患者体内引流管的长度,拔管后能够轻松准确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引流管断裂残留的现象,操作极为安全和方便,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刻度的0刻线与引流管管体1的端面平齐。方便读数,不易出错,保证操作安全无误。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管体1由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材料无毒无害,易消毒,不会对伤口造成感染,而且柔软,随意摆放,满足患者术后多动的需求。
作为对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管管体靠近端部的管体1上设置进液口2。可以增加进液口,在其他进液口被网膜组织等堵塞时能够保证正常引流,增强引流效果。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7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球助力、人力驱动飞行系统
- 下一篇:粉体收容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