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报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6407.2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3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陈苏婷;张燕;王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4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盗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人们的居家环境安全问题,目前生产了很多防盗报警装置,且已成型投入使用。然而,目前的防盗装置在智能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一些隐患。很多时候,第一时间实现将报警信息实时传送给用户,是家居防盗装置极为关注的。因此,兼顾智能化和人性化和实时性的防盗报警装置是设计的核心重点。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防盗报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家居智能防盗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盗报警装置,包括电源模块、红外检测报警模块、设防解防模块、单片机、GSM通讯模块、用户手机;
其中,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实现整个装置的供电;
所述红外检测报警模块用于实现家居环境的检测及报警提示;
所述设防解防模块用于实现防盗报警装置的布防与撤防状态的切换;
所述单片机用于处理红外检测报警模块、设防解防模块的信号;
所述GSM通讯模块用于将单片机发送的报警信号传输给用户手机。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报警装置,电源模块还采用12V/7AH的铅酸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报警装置,红外检测报警模块是由防盗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和声光电报警器组成。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报警装置,防盗传感器采用主动式红外对射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采用运算放大器、配合周边电路形成具有带通滤波器功能的放大电路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声光电报警器用于当检测到异常情况发出报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报警装置,GSM通讯模块采用了西门子TC35系列的TC35i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电源模块、红外检测报警模块、GSM通讯模块、设防解防模块、单片机和用户手机。
电压模块实现整个装置的供电。正常时系统采用民用交流供电,但是为了防止窃贼在进入防区之前将装置的供电交流电源切断,该装置采用12V/7AH的铅酸蓄电池作为后备电源。
红外检测报警模块红外检测报警模块是由防盗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和声光电报警器组成。防盗传感器采用主动式红外对射传感器。当防盗传感器监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后便输出热电信号,由于该信号非常微弱且夹杂有干扰信号,因此设计了特殊的信号处理电路(采用运算放大器,配合周边电路形成具有带通滤波器功能的放大电路)分离出热电信号,并将其放大数千倍,通过参数的优化设计,配合比较器电路进一步消除流动热空气造成的干扰。然后对两级放大后分离出的热电信号进行分析判断。为防误动作,信号将与门限电平进行比较,产生高电平信号输出。最后将不同探头产生的信号通过或非门引入到单片机的INT1 口,待中断以执行相应的动作:当没有中断时,系统处于待机状态,这样可以降低系统功耗。当检测到异常情况声光电报警器发出报警。
GSM通讯模块报警数据传输功能,该模块选用了西门子TC35系列的TC35i。TC35i模块主要由GSM基带处理器、GSM射频模块、供电模块、闪存、ZIF连接器、天线接口等6部分组成。TC35i设计紧凑,大大缩小了产品体积,与GSM2/2+兼容,支持双频(GSM 900 /1800),具有RS-232数据通信口,符合ETSI标准GSM0707和GSM0705,且易于升级为GPRS模块。该模块集射频电路和基带于一体,向用户提供标准的AT命令接口,为数据、语音、短消息和传真提供快速、可靠、安全的传输,方便用户进行开发及设计。单片机和TC35i的通讯,采用串行工作方式1,数据格式为10位。其中,1个起始位(0),8个数据位( 最低位在前),1个停止位(1)。其波特率的值取决于定时器T1的溢出率和特殊功能寄存器PCON中的SMOD位的值。由于单片机的TXD 和RXD 电平为TTL电平,而TC35i进行通讯时经过RS-232接口,TTL电平和RS- 232电平互不兼容,所以两者接口时,必须进行电平转换,在此使用MAX232 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6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幅壁纸压花机的中分刀装置
- 下一篇:HDMI连接器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