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七层共挤聚乙烯低密度高阻隔性合成纸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6098.9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9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韩阳;霍金毅;何荣;姜华;龚武忠;董胜来;李帅;魏萍;邵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维宝诺包装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七层共挤 聚乙烯 密度 阻隔 合成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软包装膜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七层共挤聚乙烯低密度高阻隔性合成纸。
背景技术
目前,阻隔型的PE合成纸类制品大多是以CPP、CPE为主体基材合成纸通过流延或者吹塑工艺生产的一种具有热封性和拟纸性的薄膜制品料,用于航空铁路海路运输的货物标签、食品如奶酪、果冻,包装袋,金属物件的包装。由于以CPP、CPE为主体基材合成纸,其制品的阻隔效果不佳,需要干式复合工艺的二次加工生产环节为其增加阻隔层。上述二次加工不仅导致制品有溶剂残留现象,而且其生产过成还会带来环境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其所使用的稀释剂不能彻底消除,且容易造成安全隐患等等,其次合成纸由于其具有纸张的特性,其刚性较大,不柔软,限制了其使用的范围,故为先进国家所淘汰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高阻隔性、高强度、柔软、提高复合软包装制品的卫生和环保性能,避免环境污染的聚乙烯低密度阻隔合成纸。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七层共挤聚乙烯低密度高阻隔性合成纸,其特征在于:包括遮盖拟纸层、低密度柔软层A、黏合层A、阻隔功能层、黏合层B、低密度柔软层B和热封功能层的七层共挤出复合膜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七层共挤聚乙烯低密度高阻隔性合成纸的层状结构布局依次为:第一层为遮盖拟纸层、第二层为低密度柔软层A、第三层为黏合层A、第四层为阻隔功能层、第五层为黏合层B、第六层为低密度柔软层B、第七层为热封功能层功能层。
所述七层共挤聚乙烯低密度高阻隔性合成纸的总厚度为47μm~200μm。
所述遮盖拟纸层的厚度不小于10μm,低密度柔软A和低密度柔软B厚度为10μm~30μm,黏合层A和黏合层B的厚度为2μm~8μm,阻隔功能层厚度为5μm~20μm,热封功能层的厚度为10μm~40μm。
所述遮盖拟纸层的厚度不小于10μm,黏合层A和黏合层B的为非等厚度其厚度为2μm~8μm,低密度柔软A和低密度柔软B厚度为10μm~30μm,阻隔功能层厚度为5μm~20μm,热封功能层的厚度为10μm~40μ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聚烯烃类共混树脂、聚烯烃树脂、拟纸性材料、高阻隔性树脂以挤出吹塑多层共挤生产工艺成型的软包装共挤膜替代了含有胶水和稀释剂的干式复合工艺制成的复合合成纸。保证了产品的纵、横向力学性能均匀,焊口牢固、产品的拟纸等特性外;同时使制品具有阻氧、阻气等阻隔性、柔软、韧性高、可减薄等特性。不仅大大提高复合软包装制品的卫生和环保性能,消除了干式复合生产工艺对环境的污染,而且缩短生产制造环节,还可以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满足了高阻隔合成纸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遮盖拟纸层;2,低密度柔软层A;3、黏合层A;4、阻隔功能层;5、黏合层B;6,低密度柔软层B;7、热封功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七层共挤聚乙烯低密度高阻隔性合成纸,包括遮盖拟纸层1、低密度柔软层A2、黏合层A3、阻隔功能层4、黏合层B5、低密度柔软层B6和热封功能层7的七层共挤出复合膜结构,所述七层共挤聚乙烯低密度高阻隔性合成纸的总厚度为47μm~200μm,本实施例中,七层共挤聚乙烯低密度高阻隔性合成纸的总厚度优选为6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维宝诺包装分公司,未经天津市天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维宝诺包装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60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