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柄式针灸针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5821.1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6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宪章;刘广霞;董亮;张华;张连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18***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柄式 针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针灸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折柄式针灸针。
背景技术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为基础,通过针刺或艾灸方法对人体经络、腧穴的刺激,发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之效果,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作用。针灸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经济安全、无药物化学毒性作用等优点,不但在我国临床使用广泛,并且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医疗手段的组成部分。目前,全球有180多个国家在使用中医针灸疗法。
中国是针灸医学的发祥地,我们只有学好用好针灸的同时不断地发展创新针灸,才能保持针灸医学的国际领先地位。
现代临床针灸时,通常需要完全暴露患者身体所选穴位的部位,针刺后用布单遮盖,在冬季,为了保暖有时还需要盖上棉被,以保护患者隐私,且可防止外物撞及针柄造成患者疼痛或其他意外发生。另外,针刺后将艾灸盒放置在针灸针上方同时进行艾灸治疗,在临床也经常使用。
在以上针灸治疗过程中,覆盖或掀开布单或棉被时,以及艾灸盒的放置和取走时,经常容易出现碰撞、压盖、刮带针灸针而使患者疼痛或发生其他意外现象,给针灸治疗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行针灸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解决在针刺部位需要遮盖或配合艾盒灸时,可有效防止布单或棉被以及艾灸盒内层丝网压撞到针柄给患者带来疼痛不适,提供了一种折柄式针灸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折柄式针灸针是在普通针灸针的基础上,将针柄与针体连接部位改为可以折动的活动折柄关节,针柄可以直立也可以折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针柄保持在直立位,刺入穴位后可以施行提插或捻转手法,需要留针遮盖或加放艾灸盒时,可将针柄折下。如留针期间需要行针,可将针柄上折直立,继续施行提插或捻转手法。针灸治疗结束后,将针柄直立,即可拔出针灸针,完成针灸治疗。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灵活,操作简单易行。
所述的针灸针针体由不锈钢为材料制作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韧性和弹性,针体挺直滑利、耐高温、防腐蚀、防锈牢固。针体的尖端锋锐,是刺破皮肤,刺入腧穴的关键部位,针体是毫针刺入腧穴内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针体长度可根据临床需要设计为15mm至75mm不等;针体粗细可根据临床需要设计为直径0.28mm至0.45mm不等。
所述的针灸针针柄是针灸医生持针、运针、拔针的操作部位。针柄由金属丝缠绕而成,可以缠绕呈环形、盘龙形,也可以用金属薄片制成管状。根据临床需要其粗细可设计为直径1mm至1.5mm不等;其长度根据临床需要可设计为3cm至4cm厘米之间。
所述的活动折柄关节是针体与针柄的连接部位,是观察针体刺入腧穴深度和提插幅度的外部标志。该处设计为可活动的折柄关节,与针柄连接处的针体呈扁片状,中间打孔,通过活动轴与针柄相连,针柄可保持直立也可以向一侧折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折柄式针灸针针体长度和粗细可设计不同规格,应用于身体各个部位腧穴的针刺;2、折柄关节的设计可以使针柄变为活动针柄,可以直立也可以根据需要折下;3、在针刺身体躯干或四肢部位腧穴后需要遮盖或放置艾灸盒时,可有效防止遮盖物或艾灸盒撞压到针灸针,以免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4、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省力省时,易于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针柄直立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针柄折倒状态)
图中:1、针柄 2、折柄关节 3、针体 4、皮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折柄式针灸针,其结构组成依次包括针柄1、折柄关节2、针体3。
使用时,针柄1保持在直立位,将针体3刺入腧穴后可以施行提插或捻转手法,需要留针遮盖或加放艾灸盒时,可通过折柄关节2将针柄3折下。如留针期间需要行针,可将针柄3通过折柄关节2上折直立,继续施行提插或捻转手法。针灸治疗结束后,将针柄3直立,可拔出针灸针,即完成针灸治疗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简便,易于操作的折柄式针灸针,改进了普通针灸针,通过折柄关节的设计可以使针灸针的针柄变为活动针柄,可以直立也可以根据需要折下。在针刺身体躯干或四肢部位腧穴后需要遮盖或放置艾灸盒时,可有效防止遮盖物或艾灸盒撞压到针灸针,以免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易被针灸医生和患者应用和接受,应用前景广阔,大力推广,亦可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未经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58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