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电器装置盒开盖断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85380.5 | 申请日: | 2011-03-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水利;田福刚;孟伟;范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H01R4/44;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高锡明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汽车电器 装置 盒开盖 断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在电动汽车的电器装置盒打开时,使其内部电器断电,以保护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装置,属电动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较高的功率密度,电动汽车的电力驱动系统一般采用比较高的电源电压,电动汽车的高压配电盒、电机控制器、直流变换器(DC/DC)、充电器、电加热器等部件的工作电压都在几百伏,远远高于安全电压。如果在打开这些装置的壳体时,其内部电气零部件仍可以上电或带电运行,就会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中国专利号ZL200510073480.5公开了一种高压装置的互锁设备,该设备能够在电器装置盒打开时,自动切断其内部电气件的功率供给,保证维修检查人员及电气件本身的安全。但这种高压互锁装置所采用的部件较多,导致装配工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制造成本低的电动汽车电器装置盒开盖断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电器装置盒开盖断电装置,它由凸焊螺母、端子螺栓、活动插座和护套组成,所述凸焊螺母固定在电器盒上并与电器盒盖上的螺栓孔相对,所述端子螺栓为与凸焊螺母相匹配的六角头螺栓,其六角头顶部设置有与活动插座相匹配的电气连接插头;所述活动插座插接在插头上,所述护套套装在活动插座和端子螺栓的六角头外部并通过锁止机构与活动插座固接,活动插座上的引线接电器盒供电控制装置的输入端。
上述电动汽车电器装置盒开盖断电装置,所述端子螺栓的尾部一侧设置有刮漆豁口。
上述电动汽车电器装置盒开盖断电装置,所述端子螺栓上设置有弹簧垫圈和平垫。
本实用新型利用活动插座与电器盒体之间的通断信号控制电器盒内部装置的供电电源,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等优点。由于打开电器盒盖之前必须先卸掉端子螺栓,而拆卸端子螺栓时又必须先将活动插座和护套拔下,因而当电器盒盖打开时,活动插座、端子螺栓、电器盒之间的线路已断开,电器盒内的电路已断电,这样就有效避免了高电压对维修人员的危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引线;2、活动插座;3、插头;4、护套;5、端子螺栓;6、豁口;7、电器盒盖;8、电器盒;9、凸焊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 本实用新型由活动插座2、护套4、端子螺栓5、凸焊螺母9组成。各部件的结构特点及作用如下:
活动插座2:具有锁止机构,与引线1电气相连。
护套4:能够容纳、锁止活动插座2并包覆端子螺栓5的六角头的绝缘构件。
端子螺栓5:六角头顶部有电气连接插头3,能与活动插座快速插接、断开。尾端有豁口6(用于刮除凸焊螺母9上电泳时的漆层,保证端子螺栓5与凸焊螺母9的电气连接)、防松机构(弹簧垫圈与平垫组合)。
电器盒8:用来容纳电气部件。
电器盒盖7通过紧固件(如螺栓)与电器盒8相连。在电器盒8的适当位置安装端子螺栓5(可以代替一个紧固件),端子螺栓5与电器盒8上的凸焊螺母9紧固并电气连接,活动插座2固定在护套4内并与端子螺栓5电气连接。护套4包覆端子螺栓5的六角头。要想打开电器盒盖7时,必须先拆下紧固件,当要拆下紧固件时必须先拆下护套4和活动插座2,断开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因此,可以确保在电器盒盖7打开前启动断电信号,切断电器件的电源,以保护维修、检验人员和电器件的安全。
控制模块收到上电指令后检查活动插座2与电器盒8之间的通断信号,当它们之间处于断开状态时(盖子处于打开状态),系统停止上电并将此信息传输给上一级控制单元(如整车控制器)。
将该装置直接串联在电源控制电路中或直接串联在电源系统主接触器的控制线圈电路中,在电器盒8打开时切断电源控制电路或接触器控制线圈的电源以切断主电源,就可以保护人员和器件安全。
具体实施时,也可以在电器盒8上设置与端子螺栓5匹配的螺纹孔,省去凸焊螺母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5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完全上进风混合空气的旋火燃烧器
- 下一篇:LED柔性灯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