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床数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4507.1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5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余忠武;张宋辉;刘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奔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4 | 分类号: | G05B19/41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张瑜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床 数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数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床数控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装置即机床数控装置,能够对机床进行控制,并完成零件自动加工的专用电子计算机,它接受数字化了的零件图样和工艺要求等信息,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插补运算,用运算结果实时地对机床的各运动坐标进行速度和位置控制,完成零件的加工。
目前,现有的数控装置包括机壳和设置在机壳内的控制系统,外壳外部设有供操作人员使用的操作系统,现有技术的操作系统多为旋钮控制调节系统,旋钮调节系统只能设定和调节在一定范围内的参数,具有局限性,使加工生产和测序时的可操作性降低,并且调节精度过低,旋钮调节容易损坏,十分不利于工作人员操作和生产的加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功能齐全,调节更精确的车床数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车床数控装置,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控制电路系统,机壳前方设有控制面板,所述的控制面板上设有与控制电路配合设置的输入系统和按键系统,所述的控制电路系统包括运动控制系统、输入控制系统、功能控制系统,编程系统及精度补偿系统,所述的按键系统包括参数输入按键系统,功能按键系统,所述的控制面板上还设有通讯系统和显示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机壳后方设有辅助面板。
采用上述的进一步设置后,本实用新型的数控装置在结构上更为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辅助面板上设有若干个散热孔和安装孔。采用上述的进一步设置后,更有利于数控装置的散热,安装孔的设置方便了辅助面板与机壳的安装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显示系统为液晶显示系统,与所述的按键系统配合设置。采用上述的进一步设置后,显示更为清晰,使操作人员更方便地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功能按键系统包括螺纹加工按键系统和精度补偿系统。采用上述的进一步设置后,本实用新型的数控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车削需要的螺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刚性攻丝功能,可车削公英制单头/多头直螺纹、连续螺纹、锥螺纹、端面螺纹、变螺距螺纹,同时可以设定螺纹退尾长度、角度和速度特性等。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控制面板上设有数据接口。采用上述的进一步设置后,极大方便了加工程序的拷贝和系统参数的导入导出,更为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车床数控装置采用按键系统与机壳内部的控制系统配合,可进行较大范围参数的设定和调整,大大提高了可操作性,更为方便和精确,且不容易损坏,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附加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是一种车床数控装置,包括机壳,机壳1内设有控制电路系统,机壳1前方设有控制面板11,机壳1后方设有辅助面板12,辅助面板11上设有安装孔122和若6个散热孔121。控制面板11上还设有通讯系统和显示系统2。显示系统2为液晶显示系统,与按键系统3配合设置,通讯系统包括设置在控制面板11的数据接口4。
如图1所示,控制面板11上设有与控制电路配合设置的输入系统和按键系统3,控制电路系统包括运动控制系统、输入控制系统、功能控制系统,编程系统及精度补偿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还包括报警控制系统,目录控制系统、程序控制系统。按键系统包括参数输入按键系统3,功能按键系统,功能按键系统包括螺纹加工按键系统34和精度补偿按键系统35。
本实用新型数控装置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车床数控装置采用按键系统,配合输入系统,可以输入所需的参数,设定参数的范围不受限制,更有利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奔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奔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4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