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以移动电话遥控启闭电动门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4482.5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0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吕学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学奕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G08C17/02;E02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电话 遥控 启闭 电动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遥控电动门启闭的装置,尤指一种以移动电话进行遥控电动门启闭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门的启闭操作,除了借助墙上的有线开关控制之外,最便利的莫过于以遥控器进行无线遥控门的启闭。使用专属的电动门遥控器虽然方便,但现代人基于门户安全因素,往往需随身携带数只分别属于住家或公司的钥匙或电动门遥控器,导致随身物品重量与体积增加,造成相当程度的困扰。
由于科技进步,如何将人类现有物品的功能复合并提升功能,实为往后产品设计与研发的趋势。例如,以往相机、移动电话与随身听都是各别存在的产品,现今移动电话不但整合照像、听音乐等功能,甚至更具备上网、阅读、游戏……等功能。由此可知,现有电动门遥控器的存在形式即有提升的空间,如何解决传统电动门遥控器携带麻烦的问题,即为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创作人认为,现代人随身必需携带的物品,除了金钱之外,可能就首推移动电话了。创作人有鉴于上述问题与缺失,经由不断思考,并以累积多年的经验,终有本实用新型的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以移动电话遥控启闭电动门的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将电动门遥控器的功能整合于移动电话中,尔后使用者欲控制电动门启闭时,只需以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操作,即能控制电动门的启闭。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以移动电话进行遥控电动门启闭的装置,其于移动电话中设置有发射元件,且于电动门配置有接收元件,借助操作移动电话即可无线遥控电动门启闭。
进一步言,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有移动电话、控制单元与电动门。
其包括:一个移动电话、一个控制单元与一个电动门;其中:
该移动电话,包括有一个提供输入操作的操作界面与一个能发出信号的发射元件;
该控制单元,包括有一个接收元件,能接收特定发射元件的无线信号;
该电动门,包括有一个动力元件与闸门,电动门的动力元件与该控制单元电连接,该控制单元能依据指令决定闸门的启闭。
较佳的,该移动电话,包括有操作界面、中央处理元件、ID芯片、编码元件与发射元件。
较佳的,前述操作界面,可以是移动电话的按键。
较佳的,前述中央处理元件,亦即CPU,连接至操作界面的输出端,负责电子信号或指令的运算与发送。
较佳的,前述ID芯片,连接至中央处理元件,负责设定与提供专用的ID辨识码。
较佳的,前述编码元件,连接至中央处理元件的输出端,负责密码的编设。
较佳的,前述发射元件,连接至编码元件的输出端,负责遥控信号的无线发射。
较佳的,前述控制单元,按装于电动门旁;该控制单元中,包括有接收元件、译码元件、处理元件与传讯元件。
较佳的,前述接收元件,能接收来自于移动电话的发射元件的信号。
较佳的,前述译码元件,串接于接收元件后端,能就接收元件所接受的信号进行译码。
较佳的,前述处理元件,串接于译码元件后端,能就经译码元件译码后的信号进行处理、运算或执行。
较佳的,前述传讯元件,串接于处理元件后端,能将信号进行向外传输。
较佳的,前述传讯元件,输出端与电动门连接,具体来说,电动门中包括有动力元件与闸门,传讯元件的输出信号,能借助控制动力元件的动作状态,以决定闸门的启闭。
较佳的,前述发射元件与接收元件间的无线传输技术,包括高频电波传输与蓝牙传输。
借助上述技术手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将电动门的遥控功能整合于移动电话中,因此出门时只需携带移动电话即能达成无线遥控电动门的目的,相当方便且实用。
以上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叙述,只是举例说明用,而非用以限制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块架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硬件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移动电话
11----操作界面
12----中央处理元件
13----ID芯片
14----编码元件
15----发射元件
2-----控制单元
21----接收元件
22----译码元件
23----处理元件
24----传讯元件
3-----电动门
31----动力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学奕,未经吕学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44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碎浆用转子飞刀
- 下一篇:放线架的进线保护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