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电缆穿透器用可拆装组合式自密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4186.5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0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郭雯霖;解会军;何英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雯霖;何英震;解会军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E21B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塘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电缆 穿透 器用 拆装 组合式 密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井电缆穿透器,特别是油井电缆穿透器用可拆装组合式自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油井用电缆穿透器结构见图1、1-1、1-2和1-3所示,采用压铁1-4、1-6、1-8与密封垫1-5、1-7多层叠加,放入穿透器主体1-2中,再使用半圆压帽1-3调整压紧位置,之后通过压盖1-1用螺栓加压锁紧密封穿透器主体1-2和电缆1-9的柱面。
现有结构具有的优点是:多层密封垫可以减少井下高压有气泄漏风险;压帽、压铁、密封垫采用开口结构,便于维修更换。
现有结构的缺点是:1.当压紧半圆压帽1-3“力度”过小时,其内橡胶件变形不足且压紧力不够,造成密封性及其承压不符合要求;当紧半圆压帽1-3“力度”过大时,现场时常出现穿透器压铁元件啃伤电缆及其绝缘的现场,造成返工。2.电缆1-9三个芯线之间的间隙一旦出现窜气现象,仅仅通过增加压紧力使橡胶密封件加大变形的方法解决不了窜气现象。3.穿透器密封垫1-5、1-7随着时间的延续和环境变化出现塑性变形、老化,失去密封的弹力。4.压铁1-4、1-6、1-8中间圆环芯通过螺栓(如图1-2箭头方向)连接在外圈半圆环上,油井长时间使用,压力有时达21MPa,螺栓因腐蚀老化失效,电缆处造成油气泄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油井电缆穿透器用可拆装组合式自密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压铁中间圆环芯连接螺栓失效问题并且可以解决穿透器压铁元件啃伤电缆及其绝缘问题的油井电缆穿透器用可拆装组合式自密封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油井电缆穿透器用可拆装组合式自密封机构,它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压紧设置的压盖、调节压片、压片,在所述的压片下依次压紧设置有T型顶板组件、第一密封垫、Y型中板组件、第二密封垫、T型底板组件,在所述的T型顶板组件、第一密封垫、Y型中板组件、第二密封垫、T型底板组件上彼此之间均匀间隔的开有多个电缆孔,在所述的第一密封垫上开的内凹台阶与设置在Y型中板组件上部的凸起台阶面相插紧过盈配合,Y型中板组件上的电缆孔为阶梯形内孔,所述的第一密封垫上的多个电缆孔的外壁能够与Y型中板组件上的阶梯形内孔的上部一一插合过盈配合,在所述的第二密封垫上开的内凹台阶与设置在T型底板组件上部的凸起台阶面相插合过盈配合,T型底板组件上的电缆孔为阶梯形内孔,所述的第二密封垫上的多个电缆孔的外壁能够与T型底板组件上的阶梯形内孔一一插合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压片4和调整压片3为多层结构,其接触面上各自开有油槽,两者之间滑动,可以避免在操作紧压帽时,防止整个穿透密封件组转动,解决了穿透器压铁元件啃伤电缆问题。2.第一密封垫6、Y型中板组件7的锥面过盈配合,第二密封垫8和T型底板组件9的锥面过盈配合,2组压铁共同作用,分2步对油井密封。对电缆10柱面和穿透器主体2的内壁产生压紧力,从而提高密封效果。3.第一密封垫6和第二密封垫8采用锥面台阶密封结构,使密封垫在井下油气压力作用下,在穿透器主体及电缆侧壁产生自密封效果,提高密封能力。4.T型顶板组件5、Y型中板组件7和T型底板组件9组合使用,有效解决了原结构中螺栓失效而导致电缆周边漏油漏气问题。5.T型底板组件9中的3个T型块2个侧面带有倒锥度,避免维修时T型块落入油井中。6.T型顶板组件5、Y型中板组件7和T型底板组件9各部件间使用弹性密封圈连接,操作方便,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油井用电缆穿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穿透器的半圆压帽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穿透器的压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穿透器的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油井电缆穿透器用可拆装组合式自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井电缆穿透器用可拆装组合式自密封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2-1所示的自密封机构的T型顶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2-1所示的自密封机构的T型顶板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2是图3所示的T型顶板组件的俯视图;
图3-3是图3-2所示的T型顶板组件的A-A向视图;
图3-4是图3所示的T型顶板组件的主视图;
图4是图2-1所示的自密封机构的第一和第二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雯霖;何英震;解会军,未经郭雯霖;何英震;解会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4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