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的防震防碰撞磨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4182.7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4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邹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治平 |
主分类号: | F22B37/10 | 分类号: | F22B37/10;F24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锅炉 受热 面管屏 防震 碰撞 磨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的防震防碰撞磨损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一般应用于余气热能的回收,广泛应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用电量快速增长,导致用电高峰低谷差越来越大,由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建设了一批大容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项目,主要用来调节电网的峰谷差,即是白天投入运行,夜间将机组停运,所谓的“两班制”运行方式,由此,热应力的变化,烟气的大幅波动等原因,致使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发生前后摆动和震动,以致引起管屏间相互碰撞、磨损,造成受热面经常性的爆管,给电站的安全经济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目前,国内外生产厂家生产的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一般用3~5道管夹将之分段固定,以增加管屏面的刚性,但由于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垂直布置,长达几十米,如图1所示,管屏在烟气的冲刷下,弯成“弓”状,烟气压力波动时,管屏受力变化,从而引起震动现象,管屏频繁震动,致使管夹松脱,使得管屏内各管子失去束缚,更加“自由”晃荡,震动恶性循环,导致管排间相互碰撞、相互碰磨,最后导致了受热面爆管事件。为防止锅炉受热面震动、爆管情况的发生,由邹治平发明了一种用于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固定的技术及装置,可以防止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特别是卧式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的频繁震动、相互碰撞、相互碰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的防震防碰撞磨损装置,能够防止余热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等受热面管屏前后摆动、震动、管屏间相互碰撞、磨损、管屏爆管等情况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的防震防碰撞磨损装置,其包括:用于将多个管子组成的管屏固定的管夹,支撑杆的一端通过联接耳可上下移动的连接在所述管夹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联接耳可转动连接在钢梁上。
优选地,所述管夹的内侧壁设置为波纹状,所述波纹状的凹面与所述管子的弧面相配合。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运用“三脚鼎”的支撑原理,根据管屏膨胀量设计一定长度的支撑杆,在运行中支撑杆也会受热膨胀伸长,以补偿联接耳下移后对支撑杆的拉伸作用;利用支撑杆在管夹的联接耳与钢梁上的联接耳相联接,将管屏支撑住,使管屏固定在一个平面上,不会因烟气压增大而弯成“弓”状,当烟气压力消失时,也不会发生弹性恢复从而引起震荡,从而使之当烟气压力波动时,起到减震的作用。防止引起管屏间相互碰撞、磨损,乃至爆管事件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管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夹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接耳的结构图(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接耳的结构图(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联接耳的结构图(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的结构图(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的结构图(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的结构图(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与联接耳的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余热锅炉受热面管屏的防震防碰撞磨损装置,如图2、图3和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用于将多个管子2组成的管屏21固定的管夹4,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管夹4为板状,通过螺栓3将管夹4固定在所述管屏21上。所述管屏21装设在上联箱1和下联箱6之间,所述管夹4上设置有若干个联接耳5,支撑杆7的一端通过联接耳可上下移动的连接在所述管夹4上,所述支撑杆7的另一端连接在钢梁8上的另一联接耳上(图中未画出),该支撑杆7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另一联接耳沿着所述钢梁8转动。
在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管夹4的内侧壁设置为波纹状,所述波纹状的凹面与所述管子2的弧面相配合。即:管夹4上设置有与管子2的大小的圆弧凹槽,圆弧凹槽起固定管子2的作用,夹得更稳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治平,未经邹治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41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