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把手螺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3732.3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2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扬塑胶(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4 | 分类号: | F16B3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连接构件,例如螺柱,尤指一种用于改良的把手螺柱,该螺柱与把手一同射出成型时,可增加两者结合部位的肉厚,而具有不会断裂的优点。
背景技术
按计算机或服务器为提高储存容量或更换电源,相关业者业已将储存装置或电源供应装置由固定设置改为抽取式模块,此举,若其中一储存装置或电源供应装置损坏时,可在免拆卸机壳的情况下,可经由该抽取模块快速地更换新的储存装置或电源供应装置,以解决所可能造成当机,甚至资料遗失的缺点。
而把手为抽取式模块不可或缺小零件,事实上,把手除主要提供手部进行抽取动作外,另外则要能够提供提携该已装设储存装置或电源供应装置的抽取式模块的功能,亦即该把手必须具有相当的荷重能力,因此,传统用于抽取式模块的把手是由金属所制成,由于金属把手除售价昂贵外,且其会吸收计算机或服务器所排放的高热温度,而产生烫手的情况。所以,由塑料射出成型的把手已逐渐取代金属把手,而成为抽取式模块市场上的主流。
如图1所示,乃已知塑料把手成品的剖面图,其是将两支等径圆柱体金属螺柱10以埋入射出方式成型于U型把手20两端缘的剖面图。请参阅图1所圈起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该金属螺柱10与把手20外缘肉厚尺寸是为相同,因此,金属螺柱10与塑料进行埋入射出成型过程中,金属螺柱10顶缘至把手20外缘间交接部位L的塑料肉厚将因金属螺柱持续地散热,而导致该部位L的塑料脆化,进而影响该部位L的结构强度。因此,若将把手20与包含储存装置或电源供应装置的抽取式模块结合后,并以把手20进行提携时,该抽取式模块的整体重量(力),将导致该金属螺柱10顶缘与把手20的交接部位L发生断裂的情况。探究其因,乃金属螺柱10顶缘至把手20间交接部位L的肉厚不足,而弱化该部位的结构强度所致,而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把手螺柱,其是在一本体顶面伸出一尺寸较小的延伸杆,且该延伸杆上设有至少一凸缘部,而形成一环状阶级的杆体;此举,可将该凸缘部与把手外缘间交接部位的肉厚尺寸增加,以分散与把手连接的承载件,例如抽取式模块的重量(力),而有效增加螺柱的荷重能力,且不致造成凸缘部与把手交接部位的断裂的缺点,另由该凸缘部的设置,可避免螺柱与把手的脱落,从而增加把手的结构强度与使用寿命。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把手螺柱,其包括:
一柱形本体,其底部纵向开设一螺孔;以及
一延伸杆,其外径尺寸小于本体,并纵向伸出于该本体顶面,该延伸杆径向突设至少一外径尺寸介于本体与延伸杆的凸缘部,使该延伸杆成为一环状阶级的杆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使得该凸缘部与把手外缘间交接部位的肉厚尺寸增加,以分散与把手连接的承载件,例如抽取式模块的重量,而有效增加螺柱的荷重能力,且不致造成凸缘部与把手交接部位的断裂的缺点,另由该凸缘部的设置,可避免螺柱与把手的脱落,从而增加把手的结构强度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
图1为已知塑料把手成品的剖面图;
图2a及图2b为本实用新型把手螺柱两不同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把手螺柱进行埋入射出后的把手成品剖面图;
图4a至图4k为本实用新型把手螺柱各种变形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a至图2b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把手螺柱是由金属,例如铜合金一体车削成型,惟不以此为限,该把手螺柱亦得以浇铸而成型。
该把手螺柱具有一圆柱形本体1,其底部纵向开设一螺孔2,以便利用螺丝锁固于承载件,例如抽取式模块,以利于抽出、推入及提携抽取式模块;而为增加该本体1与塑料的结合度,是以,该本体1表面环设有咬花纹路3,如图所示,该咬花纹路3例如但不局限于线形沟槽,惟此俱为已知技术,在此不拟赘述。
而该把手螺柱异于先前技术的技术特征在于,该本体1顶面纵向伸出一外径尺寸小于本体1的延伸杆4,且该延伸杆4径向突设至少一外径尺寸介于本体1与延伸杆4的凸缘部5,使该延伸杆4基本上为一环状阶级的杆体。此外,该本体1顶面与延伸杆4的交接部位具有一环形斜面6为佳,以降低本体1顶缘高度,同时增加该环形斜面6至把手外缘的肉厚尺寸,以增加该部位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扬塑胶(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康扬塑胶(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37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