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轴器的弹性体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82853.6 | 申请日: | 201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4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碷;李承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承恩 | 
| 主分类号: | F16D3/68 | 分类号: | F16D3/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黄挺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轴器 弹性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轴器,尤涉及一种应用于联轴器的弹性体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联轴器应用在两传动轴系之间,使传动轴的动力得以传递,并使两传动轴的偏移量可以获得补偿,其结构主要具有两个轴套及设置在两个轴套之间的弹性体,如图6所示,该联轴器的弹性体10为工程塑料(聚亚氨酯)材料所构成,其结构具有一圆环及多数个一体成型在该圆环周围的实心凸齿20,并且可以采用射出成型方式来量产制造。然而,分布于该圆环周围的实心凸齿20的结构,相对于工程塑料所具备的冷却成型条件而言,造成极为不易冷却的情况,不能达到快速脱模成型的要求,因为该实心凸齿20与该圆环的厚度不一致,导致压力不均匀,往往会造成该实心凸齿20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缩水凹陷(Sink Mark)的现象,所以必需延长该弹性体10在射出模具内冷却的时间,用以稳定工程塑料的热收缩度,然而延长其冷却的时间,则极不利量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联轴器的弹性体结构,其通过弹性体的凸齿结构改良,使弹性体更适合采用工程塑料来模制成型,并使弹性体具有缓冲、减震及耐磨等结构特性,进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与产量,及使联轴器具有缓冲、减震及耐磨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联轴器的弹性体结构包含用于衔接在联轴器的两轴套之间的一弹性体,该弹性体具有一环体,该环体的外环面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凸齿,各该凸齿形成有至少一镂空部,各该镂空部内形成至少一支撑片,该支撑片连接于该镂空部相对应的两侧壁。
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该镂空部系为贯穿孔,并连通于对应该联轴器两轴套的凸齿的两端。
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该镂空部系为凹孔,并形成在对应该联轴器其中一轴套的凸齿的一端。
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该镂空部系为凹孔,并分别形成在对应该联轴器两轴套的凸齿的两端。
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该支撑片的厚度与该凸齿的该侧壁厚度相同。
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该凸齿对应该联轴器其中一轴套的一端形成有至少一凸粒。
优选的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该凸齿对应该联轴器两轴套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至少一凸粒。
借此,本实用新型联轴器的弹性体结构,能通过凸齿的镂空部及支撑片结构,使弹性体于模塑成型时的冷却收缩条件易于控制,不会缩水凹陷(Sink Mark)的现象产生,而且能够加快冷却的速度以利于脱模,因此能够达到提升生产效率与产量的功效。再者,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联轴器的两轴套之间,当联轴器再应用于传递两传动轴系的动力时,能够通过弹性体的减震性、抗扭刚性及抗扭强度的结构特性,防止两传动轴系的突震现象而造成破坏,达到缓冲、减震及耐磨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现有弹性体的局部立体剖面示意图。
部件名称:
本实用新型:
1轴套 11掣爪
2弹性体 21环体
22凸齿 23镂空部
24支撑片 25侧壁
26凸粒
现有技术:
10弹性体
20凸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联轴器的弹性体结构,其较佳的实施例包含:用于衔接在联轴器的两轴套1之间的一弹性体2;两轴套1是用于分别连结在两传动轴系的动力轴,并在两轴套1相对应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多数个掣爪11,当两轴套1相对应的端面靠合时,使掣爪11可以相互咬合而用于传动;该弹性体2具有一环体21,环体21的外环面形成有多个间隔排列的凸齿22,如此使弹性体2可以被夹设在两轴套1之间,并使各凸齿22分别垫在两轴套1的两掣爪11之间。本实用新型改良的特征在于:该弹性体2的各凸齿22形成有至少一镂空部23,各镂空部23内形成至少一支撑片24,并使支撑片24连接于镂空部23相对应的两侧壁25,如此使凸齿22内部形成类似蜂巢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承恩,未经李承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2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冶金装置和冶金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动应力自适应的振动时效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