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82731.7 | 申请日: | 201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7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浩 |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 |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21117 | 代理人: | 何军 |
| 地址: | 117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取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沙漠和海岛等均是淡水或生活用水匮乏的区域,在这些区域,淡水或生活用水通常采用从外地运输的方式获得,而水需要机动车或船或飞机等工具运输,其运输成本相当高。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就是空气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水份,且其中的水蒸气的溶解量随温度不同而变化,据权威部门检测,一立方米的空气在10℃下可以溶解9.41克的水,在30℃下可以溶解30.38克水,而空气的温度在降到露点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便会凝结,所以,从空气中取水的水量是可以满足于生活需要的。
从空气中取水技术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能耗的多少和集水速度的快慢。能耗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冷凝设备是否裸露在外或者能否实现保温,即冷凝设备如果是裸露的,只有达到露点温度的空气中的水才能凝结,而没有达到露点温度的空气在进行热交换后又进入空气中,故该种冷凝设备浪费能源,另外,即便将冷凝设备放置在一个可透气的箱体中,因冷凝设备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不可能相同,所以,如果上述箱体不保温,也同样会造成能源浪费;对于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而言,其集水的速度在冷凝设备的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冷凝部件与空气接触面积的大小。另一个问题是,从空气中取水装置只是将潮湿空气中的水分集合成液态水,其结构应该是越简单,制作和取水成本越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对被冷凝的气体保温的方式解决浪费能源和结构复杂等问题的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包括带有空气导流孔的保温箱体和安装在该保温箱体内的冷凝器,以及输出端与冷凝器相连接的制冷机。
所述冷凝器由叶片组构成,该叶片组中相邻两个叶片横断面呈三角形或棱形或梯形或波纹形。所述制冷机的输出端与叶片组的一端相连接,叶片组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块倾斜的导水板。
所述保温箱体内安装有横向隔板,该横向隔板的下方为贮水池。
所述空气导流孔部位还安装有风扇或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中采用带有空气导流孔的保温箱体和安装在该保温箱体内冷凝器的结构,使冷凝器只能与进入到保温箱体内的空气实现能量交换,而不能与外界空气进行能量交换,所以,该装置可以节能;同时因冷凝器采用叶片组的结构,且叶片组呈连续的几何形状,可以最大限度地与进入到保温箱体内的空气接触,进而可提高空气凝结水滴的速度;另外,该装置没有采用压缩空气等设备,致使其结构非常简单,制作和取水成本均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附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这三个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从空气中取水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外观整体结构。该装置包括保温箱体1和冷凝器2、以及制冷机3。
保温箱体1包括外壳11和内壳12,以及安装在外壳11和内壳12之间的保温层13。保温箱体1的中部区域安装有横向隔板14,该横向隔板14将保温箱体1分隔为上下两个区,其上部区域15内安装有冷凝器2,下部区域16的一侧缩小,并设置为贮水池。保温箱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一排空气导流孔17,其中,一侧的空气导流孔17为进风孔,另一侧的空气导流孔17为排风孔。
制冷机3安装在保温箱体1缩小的部位,在制冷机3的周边安装有防护罩31,防护罩31与保温箱体1组合成矩形体。冷凝器2由叶片组构成,该叶片组可由连续弯曲的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板件构成,在板件弯曲后所形成的叶片组中,相邻两个叶片的横断面呈三角形或棱形或梯形或波纹形(本实施例中仅给出的是横断面呈三角形这一种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叶片组能够增大与进入保温箱体1内的空气的接触面积,以加快对气体的冷凝速度。制冷机3的输出端即输出管32与叶片组的一端相连接,叶片组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块倾斜的导水板4,叶片组可通过输出管32和导水板4将其限定在保温箱体1内。
在使用时,如果海岛或其它缺水区域的温度在6℃以上时,可以将制冷机3输出温度调整到0-5℃之间,使保温箱体1内冷凝器2的温度与外界温度形成温差,外界热空气经空气导流孔17进入保温箱体1内后,通过冷凝器2将空气中多余的水分凝结成水滴,并通过导水板4流入保温箱体1的下部区域16。要想提高取水速度,一种解决方案是选择输出功率大的制冷机3,而当制冷机3的输出功率足够大时,可以在空气导流孔17部位安装有风扇或鼓风机(图中没有给出其具体结构),以提高空气的流通量,获取更多的液态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浩,未经刘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27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屋面排气孔结构
- 下一篇:一种海上风电塔架基础过渡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