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摇摆电动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82518.6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1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罗应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应源 |
主分类号: | B62K9/00 | 分类号: | B62K9/00;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程跃华;何传锋 |
地址: | 528061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摇摆 电动 童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童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童车(也称之为儿童电瓶车)活跃在国内各大中小城市的文化活动广场、生活小区里。作为仿真驾驶工具,电动童车可以锻炼孩子的方向感及学习、模仿成人的汽车驾驶技术,在提高儿童的手、眼、脑感知能力的同时又不失趣味性,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中国父母的青睐。与儿童手推车、婴儿学步车等非电动童车相比,电动童车的独特之处在于主要依靠内置电池驱动,其在外观、操纵方面全面模拟汽车的功能,其适合于2至6、7岁的儿童使用。相对于功能简单,玩法单一的传统静态玩具和机械玩具,电动童车占有明显的优势,其既可以当做儿童的乘骑玩具,又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模仿成人的汽车驾驶,增强灵活应变能力。
然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电动童车只具有前进、转弯以及后退等正常的行驶功能,失却了很多趣味性,尤其是对年龄较小的儿童。如公告号位CN20112784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设置双电动驱动装置的童车,它包括有童车车体,童车车体的驱动轴上连接有两个电动驱动马达;该童车的车体的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电动驱动马达,采用双电动驱动马达驱动电动童车,这样的童车只是具有运行性能稳定,驱动良好,力度足的优点。
为了可以提供多种玩乐选择,公告号为CN201694222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脚踏电动前进两用童车,包括车身、车前轮、脚踏板、链轮、链条、飞轮、电机、电源、开关、减速箱和两侧的车后轮,车前轮通过轮轴安装在车身的前方,脚踏板通过转轴安装在车身的中部,链轮安装在该转轴上,两侧的车后轮分别通过各自的轮轴安装在车身的后方,飞轮安装在其中一个车后轮的轮轴上,链条绕在链轮和飞轮上,电机和减速箱安装在车身的后方,电源和开关安装在车身上,电源通过开关与电机连接,电机通过减速箱中的齿轮传动于另一个车后轮。该童车令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脚踏前进或者电动前进,适合各种年龄段、不同体质的孩子使用。但是该种童车提供的类似自行车的脚踏功能不能为儿童带来除脚踏骑车和驾驶之外的乐趣。
目前,不少商场外设有投币式摇摆式仿车玩具,系一种固定安装在商场门口可上下前后摇摆的带音乐的仿车玩具,使用时家长先抱上小朋友进入玩具车内,然后向投币口投币,玩具车便启动摇摆程序和同时奏乐,多数儿童十分喜爱这种玩具,商场也利用来招揽生意。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既具有行驶功能又具备摇摆功能的童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具有行驶功能又具备摇摆功能的电动童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摇摆电动童车,包括车轮、车轮驱动波箱以及车身,在所述车身下还设有一底盘,在底盘安装车轮,该底盘和车身之间活动连接,车身的前部通过前支架与底盘铰接,车身的后部通过后支架与一偏心轮连接,该偏心轮与偏心轮驱动波箱连接,所述车轮驱动波箱的电路与偏心轮驱动波箱的电路之间设有转换开关电路。
现有的电动童车是整车一体的,车轮直接装在车身,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童车增设了底盘作为车身上下摇摆的支撑体,车轮是安装在底盘。车轮驱动波箱的电路和偏心轮驱动波箱的电路通过一个转换开关连接,当转换开关接通到车轮驱动波箱的电路上,车轮驱动波箱开始工作,偏心轮驱动波箱停止工作,儿童可以驾驶童车行驶;反之,车轮驱动波箱停止工作,偏心轮驱动波箱开始工作,童车变身为摇摆童车。
所述的后支架为一上宽下窄的板状体,其宽端与车身连接,窄端与偏心轮连接。板状体呈上宽的形状能更好地提供支撑力,下窄的形状能够给该后支架提供更多的转动空间,提升摇摆的幅度。
所述底盘为一方形框架(如铁架或其他合金架),该方形框架的前、后两轴分别作为前、后车轮的车轴,在方形框架的前轴上固定连接前支架活动座,该前支架活动座与所述前支架铰接,在方形框架后部的两侧边分别固定连接偏心轮支座,一转动轴套设在偏心轮支座内,该转动轴两端连接偏心轮,所述偏心轮驱动波箱与转动轴中部连接驱动。将方形框架作为底盘与车身连接,使得整体的结构简单且更加协调牢固。
在所述方形框架与车身之间进一步设有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可以是包括嵌套的内管和外管,在内管中放置弹簧,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管内的上端面、内管内的下端面抵接。在车身上下摇摆时,减震装置同时在做功,利用内、外管之间的弹簧起平衡力度和减震的作用。
所述的后支架的宽端设有延长部,所述减震装置的外管与该延长部连接,内管与方形框架的侧边连接。这种结构使得减震装置与后支架同步摇摆,不容易产生应力损坏,且缓冲效果更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应源,未经罗应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2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翼的船
- 下一篇:具有内置机油壶的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