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材折弯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81661.3 | 申请日: | 2011-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6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陆红;王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压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折弯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板材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折弯机上实施折弯成形工艺时,采用传统V型折弯模具,必须根据金属板材的厚度和折边宽度选用合适的折弯模具。当面临多品种小批量的板材折弯生产时,需频繁地更换校对不同规格的折弯模具,极大地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加了成本;而且凹模的两侧为直弯,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与凹模之间为滑动摩擦,会增加工件表面的划擦损伤,影响表面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材折弯模具,凹模的两侧接触面采用渐开线形曲面设计,不仅扩大了模具折弯板材的使用范围,同时由于折弯接触受力的有序变换,使得“板-模”之间形成了非滑动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成形件外表面折弯的划擦损伤。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板材折弯模具,它包括用于加工板材的呈V形的凸模,和与凸模适配的凹模,所述的凹模的两侧接触面是使所述的板材与凹模之间在加工过程中形成非滑动摩擦的曲面。
所述的凹模的两侧接触面是渐开线形曲面。所述的渐开线形曲面是指与板材接触的凹模的两侧接触面的侧面垂直投影为渐开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了传统的V型折弯模具,可应对多种厚度和折边宽度的板材的折弯成形。提高了折弯成形的生产效率,降低了频繁更换折弯模具的劳动工作强度。同时,由于折弯机配套折弯模具规格的减少,也进一步压缩了设备的购置及维修成本。另外,由于折弯接触受力的有序变换,使得“板-模”之间形成了非滑动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成形件外表面折弯的划擦损伤,这对表面精密金属件的折弯成形极具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凸模,2、板材,3、凹模,3-1、两侧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板材折弯模具,它包括用于加工板材2的呈V形的凸模1,和与凸模1适配的凹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模3的两侧接触面3-1是使所述的板材2与凹模3之间在加工过程中形成非滑动摩擦的曲面。
所述的凹模3的两侧接触面3-1是渐开线形曲面。
使用时,将金属板材2放置于凹模3之上,金属板材2受到凸模1的折弯下行力,逐渐弯曲变形直至折弯成形为金属成品件。在向下压制实现折弯成形的过程中,金属板材2与凹模3的两侧接触面3-1之间接触线始终是变化的,且遵循数学方程曲线——“渐开线”的曲线轨迹运动。就此在凸模1向下压制直到折弯成形完成,金属板材和凹模3的接触受力之处是依次变换的。而且,由于折弯接触受力的有序变换,使得“板-模”之间形成了非滑动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成形件外表面折弯的划擦损伤,这对表面精密金属件的折弯成形极具应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压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压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816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金属复合型球阀阀芯
- 下一篇:一种蓄热式氧化炉RTO专用阀门